10月2日,國慶中秋“雙節”假期進入第二天,雖遇到連綿秋雨,但泉城濟南文旅市場仍延續首日旺勢,新開景區、煥新街區與經典泉景形成多元引力場,老城新生魅力凸顯,多元體驗深度滲透,全市文旅市場呈現“存量客流深度體驗、新增客流持續涌入”的疊加效應,平安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愈發濃厚。
截至10月2日14時,全市納入監測的30家景區共接待游客54.35萬人次,同比減少22.15%,實現營業收入1597.76萬元,同比減少28.82%。全市接待持證留宿旅客15.29萬人次,同比減少4.9%。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天氣原因導致。鐵路發送旅客21.04萬人,民航發送旅客3.19萬人,公路發送旅客6.87萬人。
老城煥新成焦點 街區體驗顯底蘊
國慶中秋假期,濟南一批新文旅項目開門納客,全方位豐富產品供給,為市民游客呈上“文化+消費”“傳統+潮流”的文旅盛宴。
當下,煥新亮相的后宰門街成為熱門打卡地,從社區酒館、泉水精釀到非遺木藝工坊,一個“更有內容”的后宰門街展示在游客面前。濟南首個以李清照IP為核心的沉浸式文旅空間——清照小院,游客身著漢服參與宋詞吟唱與箋紙手作,沉浸式感受易安文化;譽寶盆店鋪內,古代印鈔工藝體驗排起長隊,游客親手印制專屬紀念券;石葉書店的泉水主題繪本分享、液體面包實驗室的精釀品鑒活動,吸引年輕群體駐足。浙閩會館正式開館,通過文化展示區、茶藝展示區和綜合體驗區,再現百年商幫文化,舉辦首場浙閩魯文化沙龍,南宋胡記茶點品鑒與魯青瓷手作體驗讓游客感受跨地域文化交融,激活區域文化消費力。新舊業態的碰撞讓百年老街煥發新生,成為展現濟南市井煙火與文化底蘊的鮮活窗口。
新潮場景補位 多元需求全覆蓋
假日期間,濟南多區域打造特色文旅場景,以沉浸式、全時段體驗滿足市民游客娛樂、親子、教育等多元需求。
濟陽“九曲黃河萬里情”主題街區推出“國潮嘗新”活動,以黃河文化為核心,設黃河大船、八音迭奏等五大主題廣場,黃河樓、聞韶臺等九大特色場景,開設主題餐秀、哪吒鬧海游樂場等項目,提供集娛樂、夜游、教育、親子、演藝于一體的全時段、沉浸式視覺感知盛宴。起步區鵲山生態文化區新園定位為“新南洋溫室花園氧吧”和“城市微度假目的地”,打造以新加坡熱帶風情為藍本的溫室花園,匯聚新加坡地道風味與創新料理的南洋美食街,吸引了眾多游客,還有七大科技沉浸體驗館、南洋文化主題市集以及新加坡同款魚尾獅雕像等游覽項目。濟南電影幻城推出國潮泉城·幻城有戲沉浸式劇場,2場必看大戲《盛世禮贊·光明頌歌》《山河壯闊·天地華章》,曲山藝海、遇見扁鵲、拜月大典等10大特色互動令人沉醉其中。
“公園+”多點開花 生態休閑受青睞
全市“綠地+”文化活動全面鋪開,精心策劃了四大主題、67項文化游園活動,著力推動文體旅游與綠色生態深度融合,為廣大市民游客提供豐富多彩的假日體驗。
大明湖景區推出“明湖映月”古風雅韻演出,并開通游船專線,讓市民游客在泛舟湖上的同時,欣賞精彩演出,感受中秋佳節的文化韻味。千佛山—佛慧山無障礙綠道已正式啟用,聯動英雄山、佛慧山景區及全市20余處山體公園,假期期間全面開啟2025“一城山色·登山打卡”覽秋高系列活動,全面展示濟南生態建設成果。
同時,在濟南植物園、百花公園舉辦山東省園林綠化行業花藝環境營造職業技能競賽和全市園林行業插花花藝職業技能競賽,匯聚省市花藝營造及插花花藝人才同臺競技,集中呈現省市園林花藝的最高水準。
此外,全市充分利用300余處開放共享綠地資源,開展一系列“綠地+”文化活動,包括泉城公園草坪音樂節、濟南動物園金牛奇趣音樂會、花圃公園露天電影展映以及社區廣場文藝匯演等活動。
夜間經濟提質 光影盛宴引客流
濟南夜游經濟在假期第二日展現強勁勢頭,各景區推出的夜游項目成為吸引游客留宿的“金字招牌”。
趵突泉景區推出的《趵突夜畫》沉浸式夜游項目正式運營,以“二安”文化為線索,串聯“清照詞宗”“趵突泉韻”“溪亭日暮”三大主題區域。該項目融合宋代美學、清照詞韻與現代光影技術,打造易安夜話詩詞秀、趵突泉韻歌舞秀、溪亭日暮光影秀,構建“可賞可游可聽可感”的立體文化空間。
明水古城城墻電影與煙花秀精準銜接,“夢華天街”夜景與狐仙游園會NPC互動交織,打造沉浸式夜游場景。印象濟南·泉世界的國風巡游延伸至夜間,搭配即將啟幕的拜月大典預熱活動,帶動街區夜間消費持續增長。九如山音樂露營節夜晚的篝火狂歡與星空觀測,讓游客深度體驗九如山的白天與黑夜,滿足差異化旅拍需求。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泉聲秋韻”滿泉城 文旅消費“開門紅”
10-02
濟南交警發布國慶中秋假期出行預警
09-29
濟南公園景區“雙節”歡樂多
09-28
端午假期泉城文旅市場活力十足
06-03
“五一”假期濟南成為外籍游客打卡熱門城市
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