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1137010000418859XL/2025-00336 組配分類: 領導干部解讀
- 發布機構: 市政府辦公廳 發布日期: 2025-04-10
- 標題: 主要負責人解讀: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朱圣焱解讀《濟南市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 發文字號:
2025年4月4日,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濟南市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朱圣焱同志現將文件解讀如下:
問:制定《濟南市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報告》)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答:2025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關鍵一年,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為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發展改革委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全市經濟形勢進行分析,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后,提交濟南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
綜合分析發展基礎、發展環境和發展需要,本報告確定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對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建筑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進行了設定,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等結構效益指標進行安排,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和環境質量改善目標以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就業和居民消費價格等民生目標進行披露,以引導社會預期、統籌發展節奏。
報告對2025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領域的重點工作部署進行了詳細闡述,包括具體工作措施、預期目標,對社會公開發布,向公眾明確全年政府工作的重點方向,推動全社會合力攻堅“項目提升年”,推動省會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問:2024年,濟南市經濟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2024年,我市主要經濟指標較快增長,經濟體量不斷壯大,為強省會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35萬億元,同比增長5.4%,總量位居全國萬億城市第18位;糧食總產量305.7萬噸,再創歷史新高;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2%;對外貿易增長7.5%,其中出口增長14.7%。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涌現,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等未來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全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63家、總量位居全省前列,累計建成數據中心40家、5G基站5.4萬個,數字生態指數居全國第8位。
問:《計劃報告》有哪些特點亮點?
答:在以往計劃報告的起草原則基礎上,今年報告著力凸顯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全面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化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認真對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充分銜接全省計劃報告內容,確保與上級最新決策部署步調一致,推動各項決策在我市落實落地。二是充分體現市委、市政府戰略意圖。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及市委全會精神,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以“項目提升年”為總牽引,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研究提出年度具體落實措施。認真貫徹市委十二屆七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會議確定的全年指標任務進行細化落實。充分銜接政府工作報告,為報告確定的年度重點任務提供具體項目、工程、行動支撐。三是認真深化加強科學論證。充分比對,確保數據來源真實準確。注重綜合平衡和測算,注意指標間的數量關系匹配銜接,保證了編制方法科學有效。
問:請問我市在2025年項目謀劃方面有哪些重點工作?
答:一是全力提升謀劃建設質量。健全謀劃儲備項目庫、落地實施項目庫、在建項目庫、后評價項目庫“四庫聯通”體系,統籌抓好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實施投資過百億元項目12個、過十億元項目183個。二是緊跟國家政策導向。抓住“兩重”“兩新”戰略機遇,策劃包裝一批優質項目,全力爭取國家政策性資金支持。圍繞四大主導產業和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謀劃推進一批鏈主牽引、鏈條配套、鏈群升級項目,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圍繞城市發展所需,加快城市交通、水利設施、能源管網等領域強基礎補短板,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四是緊扣人民群眾期盼。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領域謀劃推進一批順民意、解民憂的好項目。
解讀機構及咨詢方式
解讀機構: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咨詢電話:0531-5170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