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濟南國際醫學中心。濟南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在此召開,研究加快推動醫學中心建設發展工作。
這是市委常委會打破傳統會議模式,一個月內第二次將會場“外遷”。在此之前,8月12日,市委常委會會議就曾“搬”到黃河北岸的起步區。
高頻“現場辦公式”會議,釋放出濟南市委以“一線視角”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的強烈信號,也凸顯出對重點區域建設的重視與戰略期許。
此次重要會議選在醫學中心,有何深意?在新起點上推動醫學中心發展再上新臺階,濟南又將有哪些新部署、新動向?
“先調研后開會”
打破常規會議模式
此次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以“實地調研+現場開會”的緊湊模式展開。
一天時間里,與會人員實地調研了醫學中心片區重點項目,涵蓋醫、教、研、產多種業態;調研結束后,會議直接在醫學中心召開,專題推進醫學中心建設工作。
如此模式,并非濟南市委常委會首次采用。前不久,市委常委會就將會場“搬”至起步區,其背后蘊含的深意一度備受關注。
讓決策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連續推動“會議下沉”,將重要會議搬到項目一線、產業園區,目的就是以“沉浸式調研”掌握真實情況,以“靶向性議事”解決實際問題,讓決策更貼合發展需求、更符合群眾期待。
此次會議傳遞出清晰導向:在強省會建設的關鍵階段,醫學中心的建設進度與發展質量,已成為這座城市聚焦的關鍵要事。通過“會議下沉”,不僅能直觀掌握醫學中心建設的成效與瓶頸,更能以重要會議凝聚全市共識,推動形成支持醫學中心發展的合力。
從藍圖到熱土
醫學中心加速崛起
濟南國際醫學中心的建設,始于2017年的戰略布局。
此后,從國家到省級層面均為醫學中心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比如,2018年1月,《國務院關于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的批復》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濟南國際醫學中心。2025年1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支持濟南國際醫學中心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量身制作”出臺了16條高含金量的支持政策。
作為省市共建的重大健康產業項目,醫學中心是濟南踐行國家重大戰略、引領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從建設之初就被寄予厚望。按照規劃,這里定位為“高端化、特色化、國際化”,聚焦高端醫療服務、高端醫療器械、新一代生物技術、數字醫療四大主導產業,致力于打造以醫為核心,醫藥、醫工、醫信、醫養結合的醫療健康產業聚集高地。
從地理位置上看,承接京滬兩地的高端醫療資源外溢,醫學中心本身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濟南豐富的醫療資源也是醫學中心能夠“大展拳腳”的有利條件。目前,全省一半以上的三甲醫院和專科研究院所集聚濟南,齊魯制藥、福瑞達、華熙生物等超過3000家醫藥企業扎根濟南,現代醫藥成為這座城市13條標志性產業鏈之一……
歷經8年發展,這片曾經的城郊區域,從一張規劃藍圖蛻變為活力迸發的醫學新城——醫療硅谷核心片區匯聚高端醫療創新要素,生命科技創新產業園區串聯核心產業動能,民生及市政配套保障支撐園區運營發展,共同構建出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格局。
八年蛻變
“項目為王”是硬核支撐
一個地區的快速發展、全面進步,離不開重大項目的強力拉動。
近年來,濟南始終延續聚焦項目這一經濟發展“牛鼻子”的工作思路。對醫學中心而言,其加速發展也正是“項目為王”理念的生動實踐。資料顯示,醫學中心片區累計開工項目62個;成功入選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產業園區試點。
9月9日的實地調研發現,許多項目進展蓬勃。
以位于醫學中心核心區域的醫療硅谷為例。這里構建了以質子重離子中心、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醫學中心婦產醫院、樹蘭(濟南)醫院為代表的高端醫療服務體系,正提速打造國家級醫學科學高地和醫教研協同創新示范區。如今,山東第一醫科大學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樹蘭(濟南)醫院按照三級醫院標準建設,為市民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醫學中心院區作為全省首個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將有力提升區域疑難重癥診療能力。
精準醫學產業園也令人眼前一亮。該項目是醫學中心首個標準化轉化醫學產業園區。這里重點聚焦創新藥及診療技術、高端醫療器械、智慧醫療產品及服務三大領域,吸引了上下游如生物化學、IVD體外診斷試劑等產業聚集。目前,已入駐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山東創新中心、華銀康、沃科海思等 40余家高技術企業。
沿著濟齊路一路向西,醫學中心還聚集了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山東創新中心、齊魯中科現代微生物技術研究院三大國家級平臺,加速醫學創新成果轉化和高端醫療產業集群培育。其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將承擔我國北方各省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匯聚、治理、存儲、開放、應用等,加快培育世界領先的千億級數字健康創新產業集群。
這些重大項目以“強引擎”姿態帶動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集群化發展,為強省會建設賦能添力。
錨定目標
增強醫教研產協同疊加效應
當前,醫學中心進入建設和運營并重的發展階段。此次濟南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目標明確——
堅定信心決心,發揮優勢條件,錨定目標、找準方向、抓牢重點,堅持建設和運營“兩手抓”,提高工作推進質效,增強醫教研產協同疊加效應;
堅持問題導向,樹牢“產出”意識,進一步優化工作體制機制,細化提升規劃體系,加大對上爭取力度,強化產業孵化和項目招引,在發展中逐步推動破解難題;
提高創新策源能力,促進創新要素協同,推動重點項目盡早落地達產,構建良好發展生態;
加快產城融合發展,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加強商業和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持續釋放片區發展動力活力……
從政策紅利釋放到創新平臺打造,從項目攻堅提速到專業能級躍升,如今的醫學中心發展早已超越建設一個片區的范疇,而是成為濟南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抓手,成為強省會建設中撬動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支點。
隨著一個個優質項目、一項項務實舉措扎實落地,這片充滿活力的“醫療熱土”,必將為濟南乃至山東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健康動能”。
編輯:姜哲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中央政治局委員 書記處書記 全國人大常委會 ...
02-27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延政一行調研濟南國際...
11-21
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 聽取新冠...
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