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從濟南黃河河務局獲悉:受強冷空氣影響,濟南市沿黃地區出現大幅降溫天氣過程,12月17日,沿黃地區最低氣溫—7.9℃至—9.6℃。受其影響,12月18日,黃河章丘胡家岸險工以下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流凌長度44千米,密度10%—30%。
黃河凌汛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搶險救護難、防控難度大”的特征,這就要求沿黃各級要高度重視,時刻關注凌情變化,確保黃河防凌絕對安全。為確保觀測準確、凌情數據及時上傳下達,濟南黃河河務局堅持創新驅動,加強科技應用,全方位實現“防汛業務+三個全覆蓋”,首次視頻監控全視角巡查河道,確保了凌情數據及時有效傳達。為做好2022年度防凌工作,濟南黃河河務局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于防御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下游最嚴重凌汛,及早啟動防凌工作機制,周密做好各項防凌工作。一是修訂完善方案預案,提前預籌應對措施;二是落實冰凌觀測組、群眾防凌隊伍,做好業務能力提升,濟南黃河機動搶險隊擔負突發險情的搶護和重大險情搶護任務的技術指導;三是落實料物,保障防凌需要;四是科技引領,加強防汛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三個全覆蓋”在防凌工作中的應用,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強化工程巡查與搶險保障;五是嚴把安全關,強化防凌安全,密切關注凌情變化,對涉河項目在建工程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六是嚴格防凌值守,加強凌情測報。
下一步,濟南黃河河務局將密切關注天氣、水情、凌情變化,加強防凌值班值守,及時、準確、全面發布凌情,做好工程巡查與觀測,確保黃河濟南段防凌安全。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黃河生態文明國際論壇12月15日啟幕
12-14
強省之所強 濟南“挑大梁”
12-08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濟召開
11-26
山東發文多措施支持沿黃地區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
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