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濟南市公安局萊蕪區分局堅決貫徹落實“黃河安瀾·生態警務”部署要求,堅持把生態警務作為政治使命、歷史責任、公安擔當,全區形成“黨政領導、公安主力、部門聯動、群防群治、全域布局、數字賦能”生態格局。
借勢借力,高層次規劃謀劃
萊蕪地處齊魯腹地,山林多、水域廣、礦產豐,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特點。
“從淄博過來旅游,在湖上坐船時還能看到公安的巡邏艇在巡邏,就覺得安全感滿滿。”假期時,淄博游客對萊蕪公安的水上巡邏禁不住點贊。
據了解,自今年8月8日啟動水上巡邏以來,雪野派出所每天上、下午2個時段都會派出巡邏艇開展2次水上巡邏活動。這正是萊蕪分局學深學透“黃河安瀾·生態警務”戰略部署的生動實踐。
萊蕪分局積極推動將“黃河安瀾·生態警務”上升為黨政工程,納入平安萊蕪總體規劃。“區里成立書記、區長雙牽頭的領導小組,區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并以“兩辦”名義下發15條措施,黨委先后6次專題研究,制發方案。”萊蕪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兼生態警長趙鋒介紹說。
萊蕪分局建立起局長、派出所所長任“生態警長”的“1+21”工作體系和“所隊主戰、警種支撐”工作機制,創新“金盾護航”模式,全區生態要素劃分1055個網格,積極推動“網格”“警格”融合,凝聚生態共治合力,保護了汶河等流域生態安全。
一體共治,高質量守山護水
9月18日上午,“黃河安瀾·生態警務”山東省航空應急救援中心聯建工作站授牌儀式在萊蕪雪野通用機場成功舉行,至此,雪野派出所成為全區第一個擁有水、陸、空立體巡防體系的派出所,變“靜態警務”為“動態警務”,最大限度提升見警率和管事率。
“景中有警,警隨景動”。雪野風景區集山、水、林為一體,雪野湖是省會50公里圈最大水面,濟萊高鐵貫穿而過,納入省委“南山北水”綠色生態大走廊和市委“兩河兩湖”發展戰略。“我們秉持‘把景區當家園、把游客當家人’理念,建立環湖警務室,推行‘旅游警情不過夜、游客行程零延誤’警務機制,布建‘平安驛站’13處、防溺水‘安萊屋’11處、感知設備73處,靠前服務、聯盟救援,警情、投訴下降35%以上。”雪野派出所所長胡長青介紹道。
今年以來,雪野派出所成立公安水上巡邏隊,整合社會船只20艘,聯合機場組建警航隊、無人機編隊,聯合涉湖行業組建“1+2+3+N”警務隊10支,聯合沿湖村居組建巡湖聯防隊16支,劃定常巡線路12條,構建起“上聯下通、環抱合圍、專群一體”生態守護格局。
綠水常在,青山不老。萊蕪分局發揮全市唯一森警大隊作用,摸清全區15個涉林行業基礎信息,創新紅旗崗哨模式,布建林間哨56處,破涉林案件36起,打擊48人,先后推出汶河哨、老魏護林站等群防群治品牌,全力維護森林安全。
打巡同步,高標準整砂治石
9月27日,萊蕪分局會同森林警察支隊成功偵破一起非法占用林地盜采砂石案件,打掉一個以發展農業養殖為幌子、大肆破壞林地并盜采砂石的犯罪團伙,抓獲涉案人員7人,涉案價值500余萬元,為本年度守護“黃河安瀾·生態警務”打防并舉再添戰果。
今年以來,萊蕪分局成立聯合執法領導小組,從公安、自然資源、交通、水務等12部門抽調30人組建聯合執法大隊,納入分局“打擊一體化”格局和平安一號“風雷行動”。同時,加強與環保、自然資源、檢法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簽訂合作備忘錄,行刑銜接、聯勤聯動。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萊蕪分局針對砂石資源實行扎口運營管理,采取聯合執法、行刑銜接等措施,打掉非法采礦團伙5個,打擊犯罪嫌疑人133人,經驗做法被省自然資源廳、省公安廳調研推介,被授予“全省生態環境行刑司法銜接突出集體”。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萊蕪區:高效審批暢通助企紓困“綠色通道”
12-05
萊蕪區行政復議發案率、糾錯率實現雙下降
12-02
萊蕪區“第一書記服務團”助力鄉村振興
11-28
萊蕪區多措并舉激發就業活力
11-25
萊蕪區“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數量創歷...
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