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1137010000418859XL/2023-00813 組配分類: 專家解讀
- 發布機構: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發布日期: 2023-01-15
- 標題: 專家解讀《關于繼續做好〈山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
- 發文字號:
解讀人:劉志曉,男,39歲,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講師。主要從事人口老齡化、人口經濟學、老年金融等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主持或參與國家部委、省市自治區級科研項目20余項,撰寫的2項咨政報告獲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簽批,在《人口研究》《人口與經濟》《新疆師范大學學報》《云南師范大學學報》《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問:如何看待流動人口服務管理?
劉志曉:濟南作為山東省會中心城市,是濟青發展軸帶的核心“支點”,近年來,與經濟快速增長相伴的是戶籍人口生育率的持續偏低和老齡化的日益嚴重,而流動人口為濟南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補充,同時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為整個社會治安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流動人口規范管理至關重要,不僅關系到區域經濟發展和各項戰略的有效實施,而且關切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問:如何評價濟南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
劉志曉: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一定要制度先行、規范有序,依據《居住證暫行條例》(國務院第663號令)、《山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省政府令第306號)等制度文件,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山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為我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提供了重要依據,5年來平穩高效運行,在維護全市社會治安、抗擊新冠疫情等各個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問:如何理解流動人口的概念界定及服務范疇?
劉志曉:《通知》規定我市納入服務管理的流動人口是指在本市居住3日以上的非本市常住戶口人員及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下列人員:一是具有本市平陰、商河縣常住戶口,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的縣,在本市其他行政區域居住的人員;二是具有本市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長清區、章丘區、濟陽區、萊蕪區、鋼城區常住戶口,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區,在本市平陰、商河縣居住的人員。是依據《山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流動人口,是指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跨縣(市、區)居住3日以上的人員。”做出的準確規定。
《通知》更加明確了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履行的工作職責任務,完善了組織保障體系及服務管理體制,確保實現與常住人口同城化待遇:完善并落實流動人口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以及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就業失業登記、就業信息查詢服務和按規定在我市參加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定(考試)、職業(執業)資格考試、職業(執業)資格登記等政策;方便流動人口依法依規參加社會保險和繳存、提取、使用住房公積金,并按規定享受我市住房保障政策;加強流動人口集中居住地的食品安全監管,落實疾病預防控制措施,保障流動人口享受國家規定的傳染病防治、兒童計劃免疫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確保流動人口育齡婦女免費享受國家規定的計劃生育基本項目技術服務以及其他優先、優惠政策。積極為流動人口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法律服務和其他法律援助以及居住地政府規定的其他公共服務,流動人口符合居住地政府有關規定條件的,其適齡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與本市常住戶口學生享受同等待遇;在我市申請工商營業執照、乘坐公交車、辦理游園年票時,與本市常住戶口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可在我市按規定申領機動車駕駛證,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以及按規定辦理出入境證件,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辦理生育服務證;符合我市落戶政策的,可申請辦理常住戶口。同時,著力做好城市生活無著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工作,推動流動人口戶籍所在地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居)民委員會加強流出人員的教育培訓,保護留守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概念和服務范圍清晰準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明確,為保障廣大來濟人員享受我市的公共服務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解讀機構及咨詢方式
解讀機構: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
具體聯系人:劉志曉
咨詢電話:17661097580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