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數說濟南看發展”主題系列發布會上獲悉,前三季度,全市進出口總值1606.8億元,同比增長3%。其中,出口1021.8億元,增長5.1%;進口585億元,下降0.4%;外貿順差436.8億元,擴大13.5%。我市外貿進出口、出口指標運行表現均優于全國及全省平均水平,符合當前外經貿整體回穩向好的預期。
各季度進出口總值、增幅均同步擴大。今年第三季度,我市進出口597.1億元,較一季度、二季度分別增長29.4%、8.9%;同期外貿增速為10%,較一季度、二季度分別提高15.1、6.7個百分點,總值、增速逐季增長趨勢明顯。9月份當月,全市進出口總值186.8億元,增長6.8%,已連續3個月同比增長;其中出口111.7億元,增長5%;進口75.1億元,增長9.6%。
5個區縣(功能區)快速增長,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作用凸顯。前三季度,濟南高新區外貿繼續領跑全市各區縣(功能區),進出口值829.5億元,增長3.3%,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51.6%,拉動濟南外貿增長1.7個百分點。濟陽區、長清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槐蔭區、天橋區實現快速增長,增速分別達到70.7%、56.9%、48.9%、21.4%、16.7%。據統計,前三季度,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有實際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共970家,增加4.2%;進出口值592.8億元,增長11.6%。2020年至今,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各年度進出口值占全市比重分別為15.4%、31.5%、34.7%、36.9%,呈逐年遞增態勢,在推進“強省會”戰略中,作用發揮愈加明顯。
一般貿易占比進一步提升,加工貿易增幅較大。前三季度,我市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428.1億元,增長3.6%,占進出口總值的88.9%,提高0.5個百分點;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74.6億元,增長28%,占4.6%;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92.8億元,占5.8%。
對歐盟、非洲、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中歐班列發展迅速。前三季度,濟南對歐盟、非洲、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進出口157.6億元、142.3億元、123.6億元,分別增長5.1%、14.1%、3%。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前三季度濟南市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841.8億元,增長1.8%,拉動外貿增長1個百分點。其中,濟南市發運中歐班列660列次,增加41.6%;進出口貨值50.4億元,增長70.7%。“班列+電商”新業態出口表現突出,同比增速高達675.8%,發展前景廣闊。
民營企業外貿規模繼續擴大,外資企業大幅增長。前三季度,我市民營企業進出口1018.1億元,增長8.1%,占進出口總值的63.4%,占比提升3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336.5億元,增長22.9%,占20.9%;國有企業進出口250.3億元,占15.6%。
機電產品出口快速增長,農產品出口穩中有增。前三季度,我市機電產品出口627.4億元,增長12.9%,占出口總值的61.4%。同期,農產品出口56.7億元,增長19.6%,占出口總值的5.5%;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97.8億元,占9.6%。
礦產品、資源性產品進口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濟南市進口機電產品、農產品286.2億元、63億元,分別占進口總值的48.9%、10.8%。同期,紙漿、初級形狀的塑料進口25.8億元、13.3億元,分別增長3705%、42.1%,合計占6.7%。煤及褐煤、原油進口21.9億元、11.4億元,分別增長216.7%、75.5%。
值得關注的是,前三季度,我市有實際進出口業務的民營企業共6209家,同比增加11.8%,外貿增速較全市高5.1個百分點。另外,我市計算機通訊技術、集成制造技術、光電技術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商品出口分別增長15.7%、48.9%、40.5%,行業運行情況良好。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山東前三季度外貿“成績單”公布
10-19
濟南前8月外貿進出口順差400億元
10-11
爭做先鋒,濟南有“數”
07-19
濟南厚積數字經濟實力,劍指萬億產業高地
07-14
深入學習貫徹《商用密碼管理條例》 以密碼技術...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