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建235個和美鄉村省級示范村、249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5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5個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8個泉韻鄉居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清潔村莊創建連續三年在省考核中位居前列,槐蔭區、長清區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榮譽稱號……11月23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從市級層面介紹我市“以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為引領,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有關情況。
到2024年底全市農村自來水入戶率將達到100%
近年來,我市聚焦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以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為目標,以產業富民強村為主線,以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為基礎,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不斷提檔升級。
在改善農村環境方面,我市深入推進村莊清潔集中攻堅行動,整治提升國省道沿線785個村莊,新創建400余個清潔村莊,全市實現清潔村莊創建全覆蓋。積極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成農村戶廁改造67.8萬余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0%以上;全面推進農村廁所管護“四化”模式,農村廁所使用更加便利。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底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將超過3800個。分類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撤桶并點+定時上門巡回收集”的農村垃圾分類收運模式基本建立,城鄉一體化水平更高。扎實推進農村道路整治提升,近五年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3300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6335公里,全市所有行政村實現街巷硬化全覆蓋。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到2024年底,全市農村自來水入戶率將達到100%。扎實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搭建“泉農通”數字協同平臺,建成1100余個數字村莊。
培育打造糧油食品等10個優勢產業集群
在農村三產融合方面,我市全力抓好糧食安全“頭等大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7.2萬公頃。統籌優化產業布局和要素配置,突出加工轉化和三產融合,培育打造糧油食品、現代種業、高效畜牧、鄉村旅游等10個優勢產業集群。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8個農業大縣全覆蓋,萊蕪區爭創為全市首個省級現代農業強縣。著力推進農業龍頭企業擴規提質,全市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506家,其中省級79家、國家級10家。做響做亮農產品品牌,省級以上知名農業品牌達到61個。發揮“一村一業、一村一策”“千村提升”等政策組合優勢,整合財政資金3.1億元扶持962個村,支持672個村實施167個聯村共富項目,對2429個幫扶村實現第一書記真幫實駐、企業團體結對聯建全覆蓋。選聘165名“鄉村振興金融專員”,選派762名“鄉村振興科技顧問”,覆蓋2000余個村,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多元化支持。
12個村落成功入選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我市深化農村文化建設,鄉村治理更和諧。全面推進鄉村文明培育。行政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全覆蓋,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14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287處、新時代文明實踐家庭站590個。實施農村文明創建“雙美”行動,縣級及以上文明達標村平均覆蓋率達95.2%。深化移風易俗行動,開展“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選樹工作,塑造了敦親睦鄰、守望相助、誠信重禮的鄉風民風。不斷強化鄉村文化供給。組織開展群眾性小戲小劇、百姓村晚等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實施免費送戲工程,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民趣味運動會,創新開展中華傳統節慶活動。挖掘傳統技藝,宣傳紅色文化、鄉賢文化,有力有效保護農耕風俗、傳統村落、傳統建筑和傳統民居等文化遺產,12個村落成功入選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入選數量位居全省第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達400余人。深化創新鄉村治理抓手載體。推廣清單制、數字化、信用+、接訴即辦等治理方式,鄉村網格化管理、數字化賦能、精細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今年村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將超過70%
我市強化推進機制建設,鄉村發展保障更有力。在規劃引領機制方面,市級完善規劃和總體安排,科學確定全市和美鄉村示范村、示范區建設布局,建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片區創建6個方面76條評價指標體系,統領全市鄉村示范區建設。在農民參與機制方面,通過門前三包、網格化管理、積分制、紅黑榜等制度措施,形成農民群眾的長效參與機制。開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公益崗20217個,建立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庫,入庫項目1603個,通過以工代賑方式引導村民參與鄉村建設。因地制宜引導農民群眾建設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四小園”,農民群眾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在統籌推進機制方面,以創建泉韻鄉居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為載體,集成優化“人、地、錢”政策機制,帶動各行業涉農資金、項目的集合集聚、統籌推進。今年先后統籌15.57億元用于2個省級片區、23.8億元用于8個市級片區創建。在改革增力機制方面,1453個村展開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成立市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今年村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將超過70%。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向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邁進
11-10
山東建設濟南等四大省級糧食應急保障基地
11-08
全市農村集體“三資”侵占挪用等問題專項整治培...
11-07
全市鄉村文化振興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
10-26
濟南市打造50億級畜禽種業產業集群
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