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濟南由雨轉雪,并發生了比較罕見的“雷打雪”現象。最新預報顯示,15日,全市還有小到中雪。受寒潮影響,15日起,氣溫將大幅下降。
14日12時前,濟南一直是降雨或雨夾雪的狀態。中午,降雨轉為降雪,隨后還響起了雷聲。市區及濟陽、商河都出現了雷電活動。據濟南市氣象臺副臺長張永婧介紹,這種降雪同時伴有打雷的現象,民間俗稱“雷打雪”,氣象學上稱為“冷雷雨”,是冷暖空氣交匯形成的一種特殊天氣現象,“一般只有降雪很強的時候才會有,出現‘雷打雪’就意味著要下暴雪了。”
受強冷空氣和暖濕氣流共同影響,14日,濟南、德州、聊城、濱州、東營、淄博等地出現大到暴雪。市氣象臺發布的雨雪情快報顯示,13日8時至14日12時,全市平均降雨量為4.5毫米(其中市區1.9毫米),折合水量約0.46億立方米;14日12時至17時,全市平均降雪量8.7毫米(其中市區9.0毫米,商河最大13毫米),折合水量約0.89億立方米。截至17時積雪深度:商河11厘米,濟陽7厘米,市區、章丘、長清均為5厘米。隨著我市降雪明顯減弱,預計14日夜間至15日白天全市平均降雪量1~3毫米。為此,濟南市氣象臺于14日21時30分將暴雪紅色預警信號降級為暴雪藍色預警信號。
氣溫方面,除萊蕪、鋼城兩區外,14日17時,全市其他區縣實時溫度均已降至冰點以下。預報顯示,受寒潮影響,14日至17日我市氣溫大幅下降,過程降溫幅度10℃~16℃,最低氣溫出現在17日早晨,北部地區及山區—18℃左右,市區及其他地區—12℃左右,16日最高氣溫僅有—5℃左右。18日至22日我市仍將出現持續性極端低溫天氣,最低氣溫接近或跌破歷史同期極值。
本次寒潮過程溫度低,持續時間長,將對交通運輸、農業生產、電力通信設施、能源供應、人體健康和黃河凌汛等產生較大影響。提醒各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廣大市民注意防范。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今年老樓加裝電梯數量達667部
12-08
我市2023年度18件為民辦實事事項已完成1...
12-05
“我向市長說句話”活動等您來建言 政協委員鐘...
12-04
全市首個信托制物業信息公開小程序試運行
12-02
《濟南市停車條例》獲通過 為治理“停車難”“...
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