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2年之后,濟南再次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據了解,濟南也是今年山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在城市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大河之畔的泉城濟南連續兩年脫穎而出,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為濟南這座“愛才、惜才”之城增添了新的注腳。那么,濟南人才工作的競爭優勢從何而來?背后有哪些因素成就了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
創新機制 提升人才吸引力
不拘一格,海納百川,濟南始終對各類人才敞開懷抱。
前不久,濟南的一場高層次人才座談會引發關注。電商主播、快遞小哥、網絡作家、非遺傳承人、媒體記者被認定為高層次人才,“沒想到”“很意外”成為各位人才座談交流時的高頻詞。
這源于濟南人才工作的一次最新嘗試。近期出臺的《濟南市新就業形態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辦法(試行)》和《濟南市哲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和體育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辦法(試行)》,打破學歷、職稱等條件限制,突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實績為導向,科學靈活采用專家舉薦、企業自評、行業推薦、一事一議等多種認定方式,不拘一格“評”人才、不拘一格“引”人才。
由此,電商主播、快遞小哥、網絡作家等新興職業群體,哲學社科、文藝體育等軟實力領域人才,都有了相匹配的激勵措施。這種不期而遇,折射出濟南禮遇人才,始終展示出最大誠意。
過去3年,全市年新增人才數量保持“10萬+”增長,2022年全市人才凈流入15.8萬人,目前人才總量已突破269萬人。這些數字,正是對濟南禮遇人才的最好注腳。
在這背后,濟南持續推進政策突破和創新,對各類人才加大關愛支持,激發大家干事創業的熱情。
系統集成人才政策“雙30條”,讓人才更加便捷高效享受政策紅利。聚焦人才企業初創期融資難題,推出金融支持人才企業發展十項舉措,為人才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積極營造舒心的創業環境,讓人才安心創業、發展無憂。
讀懂人才,成全人才,各類人才來濟都能對號入座,找到相應的政策支持。濟南市委人才辦負責人說:“人才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人才政策只有‘升級版’沒有‘最終版’。我們愿以一座城市的溫暖,為大家的成長成才提供最強助力,讓大家在濟南‘干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生活有品質、內心有歸屬’。”
打造平臺 激發人才活力
今年6月12日,在雪野湖畔,濟南首屆“海右人才節”開幕。
“海右人才節”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濟南吸引人才、引進人才、服務人才的品牌工程。節日期間,共組織開展206場活動,涵蓋人才交流、人才引進、人才服務、成果轉化、文體演出5大類,分別以論壇、會議、競賽、路演、成果展等方式進行,并為濟南市首批“海右伯樂”代表頒發聘書。
11月10日至12日,以“創新創業 筑夢泉城”為主題,第六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在濟南再次上演。
自2018年以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已經連續舉辦6年,累計落地項目627個,引進36個院士團隊及各類人才4300余人。經過6年的精心耕耘,大賽已成為全市層次高、影響大、輻射廣的創新創業賽事品牌,吸納全球創新創業資源的重要窗口,為全市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群賢畢至、百舸爭流。以節為媒,以賽聚才,從“海右人才節”到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濟南不斷搭建橋梁、建好平臺,吸引廣大人才不斷向濟南集聚。
此外,濟南市精心打造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海外聚才、賽會引才、校地融合等五大人才平臺,多方位、多渠道、多舉措吸引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
近年來,濟南市立足國家所需、濟南所能、發展所向,著力構建多元化、多層級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打造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國家、省、市三級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眾多創新載體。
以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為例,其先后引進13家“中科系”科研院所,在電磁驅動、先進激光、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承接國家重大任務30余項,引進“兩院”院士團隊20個、國家級領軍人才40余人,集聚各類高端科技人才超過2000人。
優化服務 強化人才凝聚力
引才、育才固然重要,如何將人才留住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急,才能打動人才、留住人才。
千佛山下,濟南的一個細心舉動,打動了很多人的心。今年5月、8月和11月,濟南連續舉行海右青年人才交友會。據了解,海右青年人才交友會由濟南市委人才辦指導,團市委、市婦聯、市總工會、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等單位參與,每季度舉辦一次。人才主管部門當“紅娘”,群團屬地部門群策群力,解決人才的“婚戀交友”問題。
聚焦廣大青年的“關鍵小事”和“人生大事”,面向全國大學生持續推出免費乘坐公交地鐵、免費游覽景區、低成本住宿、免費觀演等系列政策,為青年人才舉辦婚戀相親、集體婚禮等活動,涵蓋吃、住、行、游、娛、婚多個層面,讓廣大青年人才在濟南既能“安居樂業”,也能“成家立業”。
這是濟南“人才服務沒有天花板”理念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濟南著力打造“天下泉城 人來無憂”服務品牌,聚焦高層次人才生活工作需求,傾力構建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加快建設“熱帶雨林式”人才發展生態,通過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提供住房安居、子女入學、醫療保障、交通出行等19項綠色通道服務,旅游餐飲、商超購物、文化娛樂、法律服務、金融保險等20個領域的人才專屬市場服務。
人才服務“云平臺”還能夠實現“政策找人”“免申即享”,讓人才政策“快享無憂”。全方位“店小二”式的暖心服務,讓人才留下“安心”、工作“順心”、生活“舒心”。
針對高層次人才,濟南市委人才辦還印發《濟南市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服務規范和日常管理辦法(試行)》,全面加強人才服務專員隊伍建設,構建覆蓋全市、上下貫通、職責明確、精準高效的人才服務體系,全力暢通人才服務落實到位“最后一米”……
人才是城市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優質的人才生態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關鍵所在。連續兩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是對濟南近年來實施人才強省會戰略不斷創新舉措、拓寬引才渠道的肯定。
正全力爭創國家級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的濟南,不會止步于此。濟南將進一步營造“尊才愛才、惜才重才”的濃厚氛圍,繼續把優化人才發展生態作為基礎性長遠性工程,以更加扎實有效的舉措將濟南打造成為“人人想往”的溫暖之城、魅力之城,期待有更多人才選擇濟南、共贏未來!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山東發文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09-27
返鄉創業人才為家鄉“獻禮”
09-12
濟南印發決定命名泉城教育人才
09-07
濟南:工匠成長進行時
09-01
濟南啟動2023年度職稱評審工作
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