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美麗濟南建設推進會擘畫了新征程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濟南建設的宏偉藍圖。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奮力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畫卷。
法治為民,提升依法治污水平。加強生態環境法治宣傳。印發普法工作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開展執法人員培訓,組織以案說法和行政訴訟案件庭審旁聽,篩選典型案例公開,以案釋法。利用多媒體平臺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法治宣傳,聯合市法院開展“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活動,以送法入企形式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生態環境法律問題。全面推進生態環境領域依法行政。根據法律法規立改廢情況動態調整權責清單,向社會公開并接受監督,打牢依法行政根基。出臺政策文件嚴格開展合法性審核和公平競爭審查,維護公平競爭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規范決策事項出臺及落實,按照工作指引,依法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確保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貫徹行政處罰法和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對重大行政執法決定依法全面審慎開展法制審核。嚴格行政執法源頭管理,開展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審核清理和法律知識更新,規范裁量基準適用和文書制作,提升執法案卷質量。扎實開展“規范執法、惠企利民”行動和涉企執法陽光監督改革,強化行政執法監督,組織開展專項監督檢查,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關于生態環境執法的意見建議,提高生態環境執法質量和群眾滿意度。
綠色發展,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強化危險廢物監管,筑牢危廢領域安全底線。開展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評估,針對重點環節、重點行業開展專項排查,提升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水平;持續開展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危險廢物領域安全生產;完善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做好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打造黃河流域“無廢濟南”。制定年度實施方案,協調、督促各有關部門推進重點任務和建設項目落實落地;建設一批“無廢園區”“無廢工廠”,推動工業危險廢物產生強度穩步降低,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合格率持續提升;督促各區縣創建各類“無廢細胞”;及時總結工作亮點,開展“無廢”泉城、全程“無廢”建設宣傳。加強新污染物治理,防范環境與健康風險。完成2023年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加強對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涉及企業的監督力度,做好環境公約管控化學品的淘汰替代“回頭看”。完善一般固廢管理,推進固廢管理“三化”建設。加強固廢跨省轉移監管,對不具備利用能力、備案信息不一致、涉嫌污染環境犯罪的企業停止接受轉移;組織開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申報,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推進工業固廢利用項目建設,提高資源利用率。
生態優先,繪就綠色發展底色。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有序推進濟南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綱要編制,以規劃為引領,全面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建立生態文明示范創建“以獎代補”資金,通過資金和政策支持,鼓勵和推動各區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以點帶面,形成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示范效應。推廣創建經驗和做法,形成規劃編制、工作推動、材料申報等全過程指導推進機制,廣泛宣傳創建成效,形成示范效應;繼續以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為載體和平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擦亮綠色發展底色和成色,推進美麗濟南建設。
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不斷擦亮“山泉湖河城”的鮮明底色,努力打造綠色、低碳、韌性、宜居的生態泉城。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市生態環境局:深入推動結果應用 預算績效監控...
12-19
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12-16
市生態環境局:多措并舉提高預算 績效管理培訓...
12-13
市生態環境局歷城分局精準管控“兩車”排放
11-01
濟南在全省率先完成這項“雙百”目標
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