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濟南董家鐵路國際貨運中心,一列滿載著空調、干衣機等家電的火車從這里始發,駛向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標志著濟南2023年開行中歐班列突破1000列大關。
“從6年前的一年開行12列,到如今一年開行突破1000列,體現了濟南中歐班列跨越式的發展速度,意味著平均一天開行接近3列,穩定性、持續性顯著增強,給進出口企業訂艙以更多的確定性。”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翟立波表示,濟南成為山東首個中歐班列開行破千列的城市,開行量連續四年穩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日前,山東發出了2023年的第2500趟中歐班列,濟南占全省接近40%。
中歐班列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濟南作為山東中歐班列三大集結中心之一,目前擁有8條圖定線路,實現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滿洲里等主要國際口岸往返開行。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支點和新歐亞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濟南充分發揮“陸海統籌、東西互濟”的區位優勢發展中歐班列,成為穩外貿、穩外資、優化營商環境的“壓艙石”“助推器”。
企業是濟南中歐班列快速發展的最大受益者。濟南立足于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服務山東優勢產業,助力外向型經濟發展。今年以來,濟南積極拓展回程班列貨源,品類已拓展至糧食、資源、農資、農產品、酒水等5大類近20種,助力企業生產。大力服務中國品牌、中國制造,為重汽、海爾、昌豐輪胎等省內企業開行定制化專列46列,公共班列近9000車。
濟南中歐班列快速發展的背后是多部門、多領域開拓創新、合作共贏。2023年,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聯合海關、鐵路、港口、高速等部門,深入比亞迪、華熙生物、中國重汽、臨工重機、金麒麟等企業送政策、解難題;牽頭召開中歐班列·山東省沿黃九市一體化發展大會,抱團發展,共建共享快捷高效對外物流通道;深化與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邊境口岸戰略合作機制,提升濟南中歐班列口岸通關效率;加強與煙臺港、威海港合作,推行班列+轉關過境,推動日韓過境貨物通過濟南中歐班列出境。
泉城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濟南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978.9億元人民幣,外貿順差543.5億元,其中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1050.3億元。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將對巡游車經營者進行服務質量信譽考核
12-23
我市規范網約車經營服務行為 網約車平臺公司應...
12-23
暢通國內大循環!兩個億級人口大省結束無高鐵直...
12-09
濟鄭高鐵12月8日全線貫通運營
12-08
濟鄭“牽手”將開啟1.5小時生活圈
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