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在濟南市委市政府“凝心聚力抓項目 蓄勢賦能促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市供銷合作社將堅持大抓項目、壯大實體,毫不放松抓好項目謀劃,夯實為農服務的實力基礎。
2個區供銷社入選全國“百強縣社”
近年來,市供銷合作社堅持規劃引領、努力塑造特色,提升服務意識、增強服務本領,持續推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2022年,全系統實現銷售總額117.21億元、利稅總額1.31億元,在全國總社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省會城市綜合業績考核中榮獲優勝單位二等獎,在全省供銷社系統業務評價中榮獲一等獎。有2個區供銷社入選全國“百強縣社”、3個區供銷社被評為“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先進集體”,5個區縣分別列為全國、全省農村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試點,1個企業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入選“2022山東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深入實施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建成區級集配中心7個、鎮級綜合服務站36個、村級綜合服務社377個,全系統各類經營網點達到2189個。加強農商互聯、農超對接,形成惠農富農的產銷對接流通業態,不斷暢通農產品上行渠道。保春耕、戰“三夏”、接力秋冬種,暢物流、調貨源、強儲備,做好農資供應服務工作。開展到鄉、進村、入戶的快遞服務,構建農村物資流通大格局。
開展“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試點面積達到7萬余畝,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創新農業生產服務方式和手段,搭建為農服務綜合平臺,全市建成為農服務中心37處,不斷滿足農業生產多樣化需求。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權改革為核心,以聯合合作為手段,創新社有企業管理和運行機制,初步形成“453”(四家集團、五大市場、三個展會)為引領的社有企業運營體系,激發發展活力,增強行業實力。3家直屬企業入選全國總社“百強企業”。茶葉集團蟬聯“中國茶業百強企業”,被譽為“江北第一茶市”。
實施“強基”工程,加快恢復完善基層社,全系統累計有16家基層社被評為全國總社“基層社標桿社”。實施“倍增”行動,以“一村一業”鄉村產業振興行動為紐帶,領辦創辦服務專業合作社達到486家,有30家農民合作社被評為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年內恢復重建基層供銷社3個 改造提升薄弱基層供銷社7個
今年是“項目突破年”。市供銷合作社將堅持大抓項目、壯大實體,毫不放松抓好項目謀劃,夯實為農服務的實力基礎。重點抓好計劃投資10.93億元的19個項目。全力參與、跟進、服務列入全省、全市重點改革項目的“山東供銷智能倉配和應急保障(濟南)基地”建設,該項目已于5月22日正式開工,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建成運營后,將有效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村共同富裕流通產業發展,大大提高省會都市圈應對突發重大事件、重大自然災害的物資保供能力。加快推進中國供銷集團商河“魯北現代農產品物流園”建設運營。積極與中華全國總社對接,推動“山東濟南公益性農產品大宗交易批發市場”項目在長清落地建設。
緊緊圍繞國家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發揮農資流通主渠道作用,實施“濟供農服+三大體系+戰略目標”131工程,探索“濟供農服+濟供農盟+廠家、集團、大戶”113服務模式,全力做好農資供應;培育為農服務載體,擴大為農服務規模,年內全系統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穩定在400萬畝次以上。創新為農服務方式,“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試點面積力爭達到8萬畝。
以開展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為抓手,通過增加線上線下經營規模、提升流通服務質效、擴大鄉村快遞輻射區域,引導推動4個流通服務網絡示范縣高點定位、賦能提升,著力推進“一點多能、一網多用、雙向流通、綜合服務”的經營服務模式,助力暢通城鄉雙向流通。年內,全系統新建改造、加盟連鎖各類經營服務網點200個。優化流通網絡布局,全力推進基層供銷社建設,年內恢復重建基層社3個、改造提升薄弱基層社7個。積極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村級供銷合作社。
堅持市場導向,加快組建資本運營平臺,成立供銷合作發展基金,優化社有資本布局。積極穩妥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加快社有企業提質增效,實現社有資產保值增值。培育放大供銷市場優勢,建設培育新型智慧市場、數字市場,深化拓展會展服務,繼續辦好中國(濟南)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茶文化節、中國(濟南)文房四寶暨珠寶玉石博覽會和濟南市種子博覽會,推動市場繁榮發展。
每年升級改造2到3個為農服務中心
區縣及以下基層供銷合作社直接面向農民,是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的主要載體。市供銷合作社將立足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堅持發展壯大骨干社、改造提升薄弱社、突破彌補空白點,多種方式為基層社賦能,引導基層社大力發展經營服務新業態,擴大合作經濟組織規模,加快打造鄉鎮為農服務綜合體。力爭到2027年,完成薄弱基層社改造提升和空白基層社全面恢復。結合各地產業特點,以“一村一業”鄉村產業振興行動為抓手,做實農民合作社及其聯合社,每年力爭發展20家各種類型的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到2027年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達到600家以上。因地制宜推進村級供銷合作社建設,帶動更多農戶開展合作經營,到2027年村級供銷合作社達到30家以上,村社共建數量達到850個以上。
以為農服務中心為載體,每年升級改造2到3個為農服務中心,建設完善集中烘干晾曬場所,迭代升級烘干收儲設施裝備,提升農業裝備機械化水平。充分發揮為農綜合服務中心和農業服務公司的作用,穩妥推進“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試點工作。到2027年,為農服務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進一步擴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程托管服務”模式在全系統內得到廣泛推廣。
以實施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為抓手,完善縣鄉村三級流通服務網絡,建設完善縣域供銷綜合集配中心、鄉鎮供銷綜合服務站和村級綜合服務社,建立以流通骨干企業為支撐、縣城為樞紐、鄉鎮為重點、村級為終端的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到2027年,新建綜合性大型中央廚房項目1個,新建綜合性冷鏈倉儲配送中心2個,新建農產品批發市場3家,新建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超10家。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發文進一步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
05-17
5月起濟南居住建筑節能標準提至83%
05-17
2023年度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員5月2...
05-17
我省今年將實施青年優居計劃
05-14
市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評價標準再升級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