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首場政策例行吹風會,首次以新的新聞發布活動形式,為公眾釋放政策信息,解讀政策出臺背景、創新性做法等,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信息公開需求。首場吹風會解讀了近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推動外貿外資穩規模優結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外經貿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從更大力度推動外貿促穩提質、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等3個方面提出了26條措施。
更大力度推動外貿促穩提質
“今年以來,山東外資外貿總體運行平穩,但受外需持續走弱、外貿新業態發展放緩、外資項目儲備不足、高基數等因素疊加影響,穩外貿外資壓力加大?!鄙綎|省商務廳副廳長張型成介紹,面對全省外貿外資發展仍面臨的較大不確定性,亟需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以確定性的事對沖各種不確定性,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高質量發展。
聚焦外貿促穩提質,《若干措施》提出10條針對性措施。其中包括:著力擴大重點產品和重點市場出口規模;加快促進大宗商品和先進技術設備進口;全力支持企業拓市場穩份額;做大做強貿易主體;持續推動跨境電商創新健康發展;加快推動貿易數字化和綠色貿易發展;提升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效應;加大進出口信貸投放力度;更好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優化外貿跨境結算服務。
根據《若干措施》,我省將組織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產品出口潛力企業通過“前展后倉”開展品牌宣傳、展示銷售、售后服務,“一企一策”制定國際市場開拓方案。組織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對列入“百展計劃”重點類展會展位費給予80%補貼,鼓勵加大對新興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國家、機電產品和高技術產品項目的支持力度,資金支持比例最高不超過項目支持內容實際支出的80%。
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外貿處處長王紅介紹,聚焦我省汽車零配件、機械設備、電子電器等優勢機電傳統出口行業,省市聯動加快組織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搶抓非洲、中亞、俄羅斯、拉美等新興市場機遇期,通過開展總部拜訪、舉辦境外展會、境外對接洽談會等多種方式助力企業找訂單、擴出口。
《若干措施》創新提升“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支持企業開展自主品牌境外商標注冊和國際認證,鼓勵本土企業自建海外獨立站。王紅表示,山東將落地實施跨境電商躍升行動,加大跨境電商等新業態主體培育力度,鼓勵有條件的行業龍頭、品牌企業建設獨立站、行業垂直平臺。持續開展“產業集群+跨境電商”培育行動,指導各市聚焦本地特色產業,組織家居、家紡、家具、服裝、戶外等出口企業組團赴日韓、東盟等市場,舉辦特色產業帶推介會和選品洽談會,深化與國際知名跨境電商平臺合作。在重點海外倉布局建設山東品牌商品展示中心,通過“前展后倉”模式深度拓展國際市場。
同時,《若干措施》還提出,將調整優化省級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化工、節能環保等關鍵技術、重要設備及零部件進口貼息力度。力爭各金融機構服務全省商貿企業信貸規模不低于4600億元。全年小微創新直貸增速不低于貸款增速水平。擴大小微企業承保覆蓋面,“單一窗口”承保生效小微企業不低于1.8萬家,支持小微企業出口提升至170億美元。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聚焦吸引和利用外資,《若干措施》提出10條針對性措施。其中包括:深入開展投資促進活動;深化與重點國別地區投資合作;提高制造業引資水平;進一步拓展引進外資領域;發揮開發區利用外資主平臺作用;強化重點外資項目統籌;加強外資項目要素保障;加大外資財稅支持力度;強化外資金融政策支持;加強招商隊伍建設。
《若干措施》鼓勵各市依規在境外設立各類招商平臺,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招商活動。聚焦高端裝備、綠色能源等領域,持續擴大與日韓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合作,加大對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等重點國家和香港、臺灣等重點地區外資招引力度。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化工等11條標志性產業鏈,引進一批制造業補鏈延鏈強鏈外資項目。鼓勵外資參與省重大項目、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建設。
圍繞進一步拓展引進外資領域,《若干措施》創新提出,加快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支持以所募的境外人民幣直接開展境內相關投資,鼓勵各市制定QFLP試點專項激勵政策,建立QFLP儲備標的庫。支持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加快生物醫藥領域外資項目落地投產。
《若干措施》還提出,發揮山東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青島西海岸新區、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等平臺作用,聚焦重點產業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同時,實施“書記市長項目工程”,落實各市抓重大外資項目主體責任,加強外資招引工作統籌。
同時,《若干措施》從貸款、保險、財稅、金融等各方面,提出了真金白銀的支持政策。對符合產業政策導向,年度到賬外資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新設項目、年度到賬外資金額超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省財政按其到賬外資實際支出金額2%的比例、項目所在市按其到賬外資實際支出金額不低于1%的比例予以支持,最高不超過1億元人民幣。
圍繞吸引外商投資,我省將精心籌辦第四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擬沿用“跨國公司與中國”主題,為跨國公司與山東合作交流搭建平臺。此外,還將繼續深化機制性交流合作,策劃組織“山東省—韓國經貿合作交流會”和“新加坡—山東經貿理事會”;積極組織參加“進博會”“投洽會”等國家級重要展會論壇,推動展商變投資商;定期組織“山東與跨國公司合作懇談會”和“跨國公司山東行”活動,積極為各市搭建對外交流合作平臺,爭取一批重點外資項目簽約落地。
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
聚焦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提出6條措施。其中包括:構建關地港鐵區企協同機制;妥善應對不合理貿易限制;優化國際交流配套服務;營造良好國際人才發展環境;提升涉企政務服務效能;加強外商投資權益保護。
在構建關地港鐵區企協同機制方面,將構筑服務黃河流域物流發展“一鍵式、一站式、全程式”數據共享平臺,打造“一帶一路”沿線物流分撥中心、黃河流域物流大通道和黃河流域“出海口”。為妥善應對不合理貿易限制,發揮山東省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工作站等作用,及時向企業發布經貿摩擦預警信息,加強對涉案企業應訴指導和培訓。在優化國際交流配套服務方面,全面推行外國人在華工作申請“一口受理、并聯審批”,集成外事、出入境、教育、醫療等方面便利化措施,為外商來魯投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在營造良好國際人才發展環境方面,“一人一案”引進海外全球頂尖人才,在自貿試驗區開展境外職業資格認可試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專項人才評選申報范圍。在提升涉企政務服務效能方面,推進項目環評審批試行承諾制,企業首次申領排污許可證辦理時限由30個工作日壓減到20個工作日。優化醫藥、醫療器械領域審批流程。在加強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方面,保障外資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制定、政府采購、招投標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發揮全省外資企業投訴工作跨部門協調機制作用,妥善處理外商投訴。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出臺“科創金融十條”“真金白銀”促金融產...
07-27
今年上半年我市金融業增加值完成592.95億...
07-27
山東啟動金融審計三年行動計劃
06-17
今年5月我市本外幣貸款增加147.4億元
06-17
濟南正式獲批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
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