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12370100495180874F/2023-00693 組配分類: 工作進展
- 成文日期: 2023-08-16 發布日期: 2023-08-16
- 發布機構: 濟南社會科學院
- 標題: 首個全國生態日的由來
- 發文字號: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設立全國生態日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全民增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期通過我們經久不息的努力,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體現了首創性、標志性、獨特性,具有鮮明的辨識度,意義重大。
生態日的提出緣起浙江:從縣級到省級再到國家級。1997年,安吉縣接到國務院發起的太湖治污“零點行動”黃牌警告,決心治理污水排放問題。在積極投入改善環境狀況的廣泛討論中,首次提出了“生態立縣”的發展思路。然而,生態建設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能僅僅依靠少數部門的努力。安吉逐漸認識到,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存在不足,迫切需要全民共同參與以有效推動生態建設。
為了喚起民眾對生態的關注,2003年9月13日,安吉縣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3月25日定為“生態日”,這也是全國首個縣級設立的“生態日”。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考察湖州市安吉縣余村,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這成為積極引導生態建設和喚醒民眾生態意識的重要轉折點。

2010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每年的6月30日為“浙江生態日”,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浙江也成為全國首個設立省級"生態日"的省份。
2011年6月23日,浙江全域舉辦“迎浙江生態日——全省護林植樹大行動”,全省沿江、沿河、沿海區域組織干部群眾共5萬多人,掀起一陣護林植樹熱潮。
2015年,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十周年之際,湖州市人大常委會于當年7月專門做出決定,把每年的8月15日確定為“湖州生態文明日”。
2020年,全國人大浙江代表團向全國人代會提交《關于設立8·15“國家生態文明日”的議案》。

2023年6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

生態日的未來注定輝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中國。現階段黨和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關鍵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項;在“三大攻堅戰”堅決實施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戰。眾多的“其中之一”將不斷賦予全國生態日更多的內涵與內容,都毫不猶豫地致力于實現在21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造一個“美麗”的中國。未來豐富多彩的生態日注定更加非凡。(生態文明研究所 張國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