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濟南高新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編制《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全周期政務服務體系,探索建立“泉舜心”警律民聯調新模式,穎秀社區獲批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營造了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在全市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評價中獲得綜合排名和5個單項評價均為第一名。2023年上半年,全區新登記經營主體14460戶,同比增長14.63%,居全市首位,彰顯了法治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在下一步工作中,濟南高新區將以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創建工作為契機,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依法行政工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全面推動“法治濟南”建設再邁新臺階、再上新水平。
筑法治之基,堅持不懈推進科學決策。抓住“關鍵少數”。堅持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關鍵,全面落實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工作成效列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述職重要內容,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水平。抓牢程序規范。嚴格履行“五大程序”要素,按照《山東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落實好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等法定環節,保障重大行政決策規范實施。抓實合法性審查。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外腦”作用,加大重大決策、規范性文件合法合規審查力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全力打造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穩定可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行法治之力,堅持不懈推進依法行政。加強執法監督。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在政府網站開設行政執法公示專欄,全面公示執法檢查內容、依據、結果等,在依法依規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同時,不斷提高執法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改進執法模式。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推行涉企行政執法“不予處罰、從輕或減輕處罰、免于強制”四張清單,探索實施涉企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讓執法有力度也有溫度,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包容審慎的法治環境。提高執法效能。依托濟南高新區科技集聚優勢,積極推進智慧執法,加強信息化技術裝備的配置和應用,探索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模式,全力解決執法力量與執法任務不平衡問題。實施精準服務。聚焦“項目突破”、產業發展和雙招雙引,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建立“線上一對一答疑+線下面對面解惑+全方位聯動覆蓋”的特色幫代辦服務機制,精準解讀惠企政策,為初創企業提供一條龍指導、招商引資綠色通道等個性化服務。
積法治之勢,堅持不懈推進全民守法。以“法律服務”解民憂。加強涉企法律宣傳宣講,常態化開展“法治體檢”“法治進企業”“千所聯萬企”律師服務企業活動,排查化解涉企歷史遺留問題,引導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維權,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加快發展。以“調解便民”促和諧。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和風險研判,優化“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人員配備,健全多元化調解機制,推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引導人民群眾依法維權,從源頭防控矛盾糾紛。以“平安建設”保穩定。扎實開展“平安高新”建設,推進“雪亮工程”提檔升級,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健全治安突出問題專項打擊整治機制,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山東今年上半年共辦理公證業務37.9萬件 同...
08-26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城鄉...
08-24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國資...
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