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法治財政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財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濟南市財政局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大力推進財政法治建設,2個案例入選“2022年山東省財政法治建設十大典型案例”,財政法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堅持黨的領導,把穩法治財政“方向盤”。黨的領導是法治財政建設的根本保證,市財政部門充分發揮局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黨組書記嚴格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定期學法、重要會議講法、年終述法,多次召開黨組會、辦公會,研究財政法治建設重點工作,為財政法治建設把準方向、提供保障、創造條件。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十一個堅持”與財政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確保法治財政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堅持守正創新,增強依法行政“驅動力”。堅持依法行政,在法治軌道上做好“生財、聚財、用財、管財”四篇文章,努力實現良法善治。做好生財文章,用足用活各類財稅支持政策,今年1—8月份為市場主體減負近650億元,實施中小微企業專項紓困貸款政策,支持金融機構發放貸款100億元,惠及中小微企業近8萬戶。做好聚財文章,嚴格依法治稅管費,建立稅收共治機制,利用大數據手段完善稅收保障工作,開展重點行業、重點稅源核查,今年1—8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53.8億元,增長6.2%。做好用財文章,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市本級預算單位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定額標準壓減20%,守牢基層“三保”底線,其中民生投入占比達到80%,最大限度解決好“既要又要還要更要”問題。做好管財文章,推行預算管理一體化機制,開展全過程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推進財政股權投資改革,實現“一錢多用”。做到民生保障不差錢、支持重大戰略不惜錢、服務發展會籌錢、破解難題用準錢、把握大局管好錢、借鑒合作用活錢,切實提高依法理財水平。
堅持點面結合,精耕財政普法“責任田”。以人為本是財政普法的根本理念。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要求,組建濟南財政“泉潤”政策法規宣講團,通過宣講工作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等方式,靈活多變、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宣講對象開展政策法規宣講。編印《濟南市減稅降費主要政策文件匯編》,結合“四進”“送政策上門服務企業”“雙報到”等活動開展法治宣講。創作微視頻《信火相傳 誠就華章》,加強會計代理記賬機構誠信建設,營造“誠信經營、公平競爭、規范執業”的行業氛圍。通過將普法宣傳與財政工作有機結合,推動財政系統法治素養和業務能力兩促進雙提升。
堅持自我革命,打贏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動態調整權責清單,完善財政內控制度建設,優化辦事流程。建立政府采購正負面清單,實行投標報名、文件工本費、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四個免除”。加大財會監督力度,強化財經紀律剛性約束,推進財會監督法治建設,保障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加強財政預決算、政府債務、預算績效管理、建議提案辦理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依法依規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突出多元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
市財政局將依法履行財政職能,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人民滿意的法治財政,為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作出財政貢獻,為加快“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政府...
09-21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外辦...
09-21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發展...
09-15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投資...
09-15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濟南市...
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