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以產業而興,產業因城市而強。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首批“新城建試點城市”和“新城建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創建城市”,濟南是全國唯一明確提出“推進新城建產業鏈發展”任務的城市。
為高質量完成產業鏈發展任務,近日,由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指標體系》作為濟南市地方標準正式發布。該指標體系的實施,將有效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也標志著濟南新城建工作邁向標準化新時代。
3個維度46項指標 推動新城建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
濟南的新城建工作起步于2020年,自成為試點城市以來,先后啟動課題研究、產業鏈現狀調研、經濟指標統計調查,繪制了產業分布地圖,測算了產業規模,完善了項目庫企業庫。
“3年來,我們已基本建成‘1+3+N’新城建平臺體系,初步落地‘1+2+15’新城建產業生態,在平臺建設及應用、產業鏈培育及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標準體系的構建,是為了讓各區縣(功能區)更加科學地分析評價屬地新城建發展水平,有的放矢地開展新城建相關工作。
據介紹,《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指標體系》由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起草編制,標準體系分別從“新城建平臺”“新城建產業”“發展環境”3個維度設置了46個指標,涵蓋平臺應用、產業規模、產業創新、產業集群、保障措施等內容,可全方面、系統性、多維度地評估新城建發展水平。
據悉,《指標體系》不僅針對4個市級平臺應用,還納入了政府及園區、企業自建平臺,產業方面不僅注重企業數量、產值、研發、創新等數據收集,還特別設置了社會貢獻度、人才引進數量等指標。
歷時5個月實地調研 量身定制科學、實用、全面標準體系
“標準體系初步搭建起來后,我們便展開了大規模的調研,通過座談交流、線上溝通、線下宣貫等方式,分析論證、征求意見,力求讓體系更加科學更加實用。”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調研主要針對承擔新城建任務的14個區縣(功能區)和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的城建系統重點企業,共發放調查問卷2932份,重點圍繞“新城建產業”展開。
調研數據顯示,產業規模方面,歷下區發展水平較高,“新城建產值”“新城建投入額”“新城建社會貢獻總額”等指標占全市總數的20%以上,起步區“新城建企業占比”最高,天橋區“新城建企業平均產值”最高,濟南高新區“新城建重點企業數量”最多;產業創新方面,濟南高新區產業創新發展呈強勁態勢,歷下區“自主研發科技數量”全市最多。
產業集群方面,調研分析結果顯示,濟南高新區的綠色建筑、市政基礎設施智慧化建設改造領域產業鏈集聚力最高,歷下區則重點在智能建造和智慧物業產業鏈領域發力,此外,商河縣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獨樹一幟。
“結合調研成果,我們在產業規模、產業創新、產業集群、產業融資等方面對‘新城建發展指標體系’進行了驗證和完善。”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期5個月的實地調研為“新城建”指標體系的制定提供了可量化、有針對性的參考依據,也為“新城建”工作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作為全國首個“新城建”發展指標體系,《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指標體系》已于1月17日正式實施。業內人士表示,《指標體系》的制定發布可以更精準地服務新城建產業鏈企業和項目,有效助推產業標準化、規范化高質量發展,推動城市治理增速增效、城市品質提質升級。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開展2023年政府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
12-06
我市出臺建設放心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
12-02
“美麗經濟”新機遇 濟南搶灘新賽道
11-20
濟南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漲0.8%
10-31
動漫展掀起新文化消費熱
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