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暨2024年“項目深化年”工作動員大會召開,全面系統總結了2023年全市經濟工作。在過去的一年里,濟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錨定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聚焦聚力“項目突破年”,全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量質齊升,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搶抓重大戰略機遇 省會發展勢能加速集聚
2023年,濟南深入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節水型社會建設實現區縣全覆蓋,白云湖濕地保護、鵲山水庫除險加固、東部城區四庫連通等重點工程基本完成,黃河安瀾保障水平明顯提升。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城市副中心示范區建設全面啟動,一批地標建筑啟動建設,中科新經濟科創園等產業載體集聚效應明顯增強。
堅決扛起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省會擔當,濟南縱深推進“三年行動計劃”,5個區縣(功能區)、8個園區、18家企業入選全省試點名單,省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導向更加鮮明、勢頭更加強勁。
著力推動濟南都市圈規劃建設,“米字型”高鐵網、“二環一聯十六射”高速公路網加快形成,濟濱高鐵加速建設,石熱入濟項目順利完工,萊熱入泰、聊熱入濟等項目穩步實施。高質量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評定首批科技支行10家、科技金融特色機構9家。
加快提升數字濟南建設水平,基本建成全市通用共享的“數據湖”,成功打造數智警務等17個重點專項應用場景,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躋身數字生態總指數全國十強。
加力提速項目建設 “項目突破年”取得明顯成效
2023年以來,濟南以“項目突破年”為總牽引,堅持項目化、清單化、工程化推進工作,強省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濟南動態謀劃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擴大內需、生態建設、改革開放、區域協調發展、文化建設、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筑牢安全底線“十大領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庫,由去年年初的1301個項目調增至2363個。2023年年度計劃投資3123.4億元,1—11月投資完成率近120%,“項目突破年”交出了合格答卷。
全力穩定經濟增長 進中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濟南不斷推動消費市場回暖,舉辦“泉城購”等系列促消費活動500余場,發放消費券2.22億元,引進商業品牌首店102家。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超過1500家,成功創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全面完成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提高招商引資質效,開展招商引資“九大行動”,成功舉辦承辦第三屆儒商大會等重大活動,新設德國、日本國際投資促進聯絡站,引進世界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項目53個。加快民營經濟發展,開展民營企業攀登行動,發放“濟擔—紓困貸、攀登貸”120億元,新培育營收過百億元企業1家、過十億元企業10家。
提速新舊動能轉換 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濟南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集成電路、空天信息等六大產業共同體加速壯大,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能級提升,四大主導產業規模達1.6萬億元,新培育獨角獸企業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家。空天信息、未來網絡和量子科技等3個集群獲批省級未來產業集群。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比達到2.88%,首家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獲批,新增全國重點實驗室6家、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8家、眾創空間16家、企業技術中心15家。著力推動服務業擴規增效,新認定總部企業19家,獲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2個、服務業創新中心4個。扎實做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文章,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100億元,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8家、居全省首位。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發展動力活力明顯增強
濟南扎實推進七大領域131項年度重點改革任務,改革熱度指數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上線國內首個政務服務云大廳,309項高頻服務事項實現智慧受理、在線幫辦,全市經營主體超過154萬戶,獲評2023國際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2023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深入實施市屬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八大專項行動,產發集團入選全國國企改革“雙百企業”,14家市屬一級國有企業建立總審計師制度。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形成制度創新成果60個,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000列,柬埔寨駐濟南總領事館正式開館,國際友好(合作)城市增至87個。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人居環境面貌不斷改善
2023年,濟南城市更新有序開展,加快實施城中村、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等175個城市更新項目,完成投資497.3億元。省會綜合立體交通網日趨完善,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加快推進,濟鄭高鐵、濟濰高速建成通車,濟棗高鐵開工建設,小清河復航工程完成重載試航,軌道交通二期6條線路順利推進。
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PM2.5濃度在全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最優,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優良等級。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萬人下鄉、千村提升”工程深入實施,集體收入超20萬元村達到79%,設置脫貧幫扶公益崗做法入選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持續加大民生投入 群眾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2023年18件民生實事已全部完成,民生支出達到1093.6億元,占比達到80.1%。
新增城鎮就業17.5萬人,9類困難群眾11項保障標準提高5%以上,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1045元、814元,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56萬套(間),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8.11張。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第十四屆“影響濟南”經濟人物揭曉
12-30
濟南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果、再上新臺階
12-29
2023發展答卷,濟南這樣“奔跑向前”
12-27
首筆六千萬元“平急兩用”專項貸款落地濟南
12-27
濟南駐粵港澳大灣區投資促進中心揭牌
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