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時光鐫刻下通往未來的印跡。
行至2023年歲尾,一個個大項目正在泉城這片熱土上加緊建設,一項項重點工作正爭分奪秒提速沖刺。
回看全年,濟南的年度答卷成績如何?12月26日召開的市委十二屆四次全體會議,聽取和討論了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透過報告、聯系實際看發展,會對這座城市的2023發展軌跡由衷地感到驕傲和自豪——
看,有“形”之數見證發展之“勢”!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29.2億元、同比增長6.2%,高于全省0.2個百分點。一條條向上的數據曲線,折射出濟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韌性與旺盛活力。
看,國字號“金字招牌”越來越多!濟南先后獲評2023中國高質量發展十大標桿城市、中國最佳引才城市,入選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入圍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百強名單,上榜全球科研城市百強名單、中國外貿百強城市……一份份閃耀的答卷,見證了濟南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
穩中求進 產業發展按下“快進鍵”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優則動能足。今年以來,濟南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打造具有省會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基本盤。
深入實施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工業強市三年行動計劃,打造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集成電路、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透明質酸、生物質材料、空天信息等六大產業共同體加速壯大。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延續增長態勢,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2.6%,分別領先全國、全省平均8.3、5.7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在全省16市中排名首位。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出。濟南搶抓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戰略機遇,堅持以“項目突破年”為主要抓手,印發實施《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動態謀劃了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擴大需求等10個領域經濟社會重點建設項目庫。截至目前,全市項目庫中的項目數量已經由年初的1301個增至2363個,總投資由2.4萬億元提升到3.1萬億元。1—11月,112個省級重點實施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46.3億元,投資完成率119.3%,連續4個月居全省首位。
今年以來,濟南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出臺11條支持商貿流通行業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組織500余場“泉城購”2023濟南消費季系列促消費活動,發放市級政府消費券6200萬元,帶動直接消費20億元,消費的引擎拉動作用逐步顯現。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00.4億元、同比增長6.5%。
鞏固擴大主導產業地位,培育壯大新的增長引擎,提高產業集群發展水平……2023年,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濟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引領發展 創新驅動匯聚“新活力”
創新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今年以來,濟南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創新支撐,數字經濟動能加速釋放。濟南的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連續5年全省第一,在《自然》雜志發布的《2023自然指數—科研城市》中居第32位。
積極推動科研載體平臺提質升級,濟南加快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濟南國際醫學中心等高能級平臺,推動國內首所空天信息大學獲批落地籌建。2023年,濟南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數達60.91件。
聚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濟南面向全國發布了20項2023年度科技計劃“揭榜掛帥”榜單。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8.9%,同比增長11%、高于全省9.5個百分點。
聚焦重大科研攻關,濟南持續發力。目前,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累計突破“卡脖子”技術32項,攻克關鍵核心技術167項,電磁橇軌道全面建成并創造電磁推進噸級物體運行速度的世界紀錄。濟南超算構建的驗證性計算集群在全球高性能計算大會榜單中奪冠。
數字經濟是工業經濟時代跨界融合發展的主要經濟形態,是重塑區域競爭新優勢的關鍵力量。濟南以數字濟南建設引領轉型發展,搭建了“1+4+N”總體框架。在北京大學發布的《2023數字生態指數報告》中,濟南數字生態總指數居全國第10位。
2023年的濟南,創新驅動引領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城市發展的活力進一步涌動。
品質興市 城市提升繪就“新畫卷”
城市車水馬龍,鄉村阡陌交通。濟南以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城市品質優化提升,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城市發展與鄉村振興相輔相成,處處展現高顏值。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今年以來,加快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全面推進總投資274億元的中心城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和城市內澇治理項目。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濟鄭高鐵正式通車,濟濱高鐵加快建設;濟濰高速建成通車,繞城大北環等8個高速新改建項目加速推進;小清河完成重載試航,并完成首次“河海直達”運輸任務,開啟了省內河航運物流運輸新模式。
在老城感受泉水之美、到村里體驗“慢生活”的愜意……如今,每逢節假日,到濟南周邊村落打卡的游人越來越多。近年來,濟南聚焦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舉全市之力守護泉城生態環境。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刷新最好監測記錄,PM2.5濃度在全省7個通道城市最優。今年以來,濟南推進建設18個“泉韻鄉居”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成40個省級和美鄉村。同時,新建各類公園100處、森林步道100公里、綠道111公里。
隨著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濟南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主動作為 改革開放釋放“新動能”
改革破難題,開放拓空間。獲批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政務服務“云大廳”入選全國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典型案例……一件件標志性成果,構筑起濟南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發展格局,也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強動力。
今年以來,濟南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聚焦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持續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前11個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978.9億元人民幣,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長2.8%,增速列全省第8位。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牽頭建立省內沿黃城市中歐班列合作機制,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3200列,進入全國前十。今年12月,在新加坡舉辦城市推介會,謀劃建設中新(濟南)綠色智慧示范區。柬埔寨駐濟南總領事館正式開館,濟南國際友好(合作)城市增至87個。
深化開放平臺建設,濟南推動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改革創新,累計推出740項改革創新措施、形成320個制度創新成果,新設企業1.7萬家、累計達6.5萬家?!版溕献再Q”等20多項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聚焦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濟南不斷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改革熱度指數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舉辦2023濟南科創金融論壇,發布首期中國城市科創金融指數,濟南綜合景氣度排名第10位。
聚焦推進營商環境創新提升,濟南制定出臺了《濟南市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⒐を炇諅浒浮傲悴牧稀鄙陥蟮?項改革獲住建部推廣,建設政務服務“云大廳”入選全國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典型案例。4家企業入選2023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經營主體突破154.8萬戶。
用心用情 民生為本增添“幸福色”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濟南高質量發展不僅有經濟向好的振奮人心,更有一項項惠民舉措背后的發展“溫度”。
今年1—11月,濟南民生和重點事業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79.5%,18件民生實事均已完成。
——獲得感更有成色。前三季度,濟南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6572元、21125元,分別增長4.9%、7.2%。堅持就業優先,出臺穩定和擴大就業25條措施。截至11月,發放就業援助補貼3.7億元,新增城鎮就業17.13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6.59萬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
——幸福感更可持續?!耙焕弦恍 备嘘P懷,累計建成各類養老服務設施4142處,長者食堂等各類助餐場所達到2590處。入選全國首批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千人口托位數達4.59個,發放育兒補貼2862萬元、惠及家庭1.2萬個。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4%,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60%,提前完成省“十四五”學前教育目標。今年以來,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宣武醫院濟南醫院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市疾控中心等公共衛生“六大中心”項目全部建成。
——安全感更有保障。連續13年命案全破,濟南獲評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聚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濟南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雙十”行動,推行“綜治中心+網格化+數字化”治理模式,被確定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
征途回望千山遠,前路放眼萬木春。展望2024年,濟南將以加速進位的姿態、爭當闖將的激情,加快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奮力譜寫現代化建設的濟南篇章。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今天的奮斗,正在改變未來
12-25
濟南入選“新時代10年地方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
12-22
我市將全力支持服務業企業成長壯大 力爭明年新...
12-09
山東推進建設區域性農資倉配基地
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