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才之道在于用情,留才之道在于留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加快創新人才服務大數據場景應用,從在全國首創泉城人才服務金卡、打造覆蓋城市全域人才就業大數據系統“海右人才就業數智化平臺”,再到人才政策兌現流程再造,持續更新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手段、優化服務體驗,無形認證、政策找人、免申即享等服務新模式營造了最優體驗感的人才新生態。
繪制精準“畫像”
全周期服務人才創新創業
近年來,濟南堅持用數字化推進人才服務平臺化、集成化、智能化,建設全周期、全渠道、全景式人才服務數字化管理系統,開發業務子系統55個,優化再造閉環式人才服務體系,推動從過去滿足規模化、基礎性的需求向滿足個性化、高品質的需求升級。
依托“海右人才就業數智化平臺”創新完善5大類32項單位會員服務和5大類33項個人會員服務,將人才服務業務聚集到會員賬號。每一個會員賬號就是一個服務終端,人才項目申報、人才政策兌現、人才分類認定……各種服務事項模塊化管理、高度集成,充分體現了服務的集成化、個性化。
作為人才最客觀的“記錄者”,濟南人才電子信用檔案構建了涵蓋10大類181項人才個人信息的人才標簽體系,繪制出準確率高、時效性強的人才“畫像”。系統動態歸集、智能解析各類人才政策,針對人才發展不同階段需求,自動匹配、精準推送人才政策和服務,實現人才服務快速觸達。對于未就業人才,系統根據個人標簽自動匹配并推送崗位,確保了優惠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目前,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碩博類)、高層次人才生活和租房補貼等實現“免申即享”,精準推送政策400余萬次。
聚焦關鍵小事
全方位落實待遇保障
作為大數據應用場景的生動實踐,濟南在全國率先以虛擬人才卡代替傳統實體卡。人才服務信息平臺為通過分類認定的高層次人才自動配發可存入微信卡包、象征人才身份、兼具掃碼功能的“泉城人才服務金卡”,通過整合線下服務資源,對具體落實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待遇的單位逐個分配服務二維碼。高層次人才憑泉城人才服務金卡一鍵掃描機場、火車站、醫院、公園、健身等服務場所二維碼,即享受VIP通行、綠色就醫、旅游健身等綠色通道服務待遇,將線下服務無縫嫁接至信息平臺。
2023年,我市在市區兩級設立高層次人才勞動維權綠色通道,具體服務事項超2000項。在市企業服務中心增設“高層次人才服務專窗”,將原工商服務綠色通道整合擴充為1890項審批事項,為人才提供全程幫辦、代辦“一站式”便捷服務。同時,優化升級高層次人才服務內容,D類以上人才持“泉城人才服務金卡”在定點醫院就診,可享受門診急診、住院、出診、專家會診等專人引領、全程陪同的綠色通道服務。開展高層次人才健康查體,2023年度健康查體人數為1186人,累計為全市190名AB類人才靶向配備家庭醫生。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發放泉城人才服務金卡D類以上4955張,E類金卡51583張,附屬卡164張,累計落實綠色通道服務待遇12370人次。
凝聚服務合力
引入市場化主體實現雙贏
濟南市高層次人才服務專窗突破原有服務模式和服務范疇,創新推出泉城人才服務金卡“合伙人”機制,通過發布招募公告采取商家自主報名和區縣推薦兩種申報方式,積極引入市場化主體參與高層次人才服務。在為人才積極引入最大福利的同時,也幫助各大商家廣開宣傳門路,激發市場主體參與活力。
一方面以經營規范、業務綜合、資質過硬、優惠超值的遴選原則,優選業內知名度高、品牌影響力大、門店數量多、優惠力度大的商家加入合伙人。2023年,新增金卡合伙人市場服務主體21家,目前共有上海外服(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新華書店等57家優質商戶納入“合伙人”,涵蓋了人資服務、醫療康養、科技成果轉化、法律援助、理財規劃、商超購物等20個領域。另一方面加大政府部門高頻次、集中宣傳力度,引導市場力量積極參與。在“濟南人社”“濟南人才”官微和各級各類新聞媒體開展“泉城人才服務金卡合伙人”專題推介,鼓勵各商戶根據自身行業特點,自主組織策劃領域特色活動,為人才謀“福利”的同時幫助商家吸引高層次人才群體優質客戶資源,助推實現人才商戶“雙贏”。
截至目前,在全市布局泉城人才服務金卡“合伙人”服務端1029個,提供人才專屬市場化服務項目220個,充分發揮市場資源優勢,形成了對原有綠色通道公共服務體系的有益補充。
編輯:張婉瑩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今年一季度有31場線下招聘會等你來
01-02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力促青年群體創業
12-31
山東先進制造業人力資源發展聯合體在濟成立
12-20
再次成為“全國最佳”,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12-18
濟南連續兩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
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