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做大做優做強,推動全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市政府出臺《關于開展攀登行動支持民營企業跨越發展的若干措施》,創新性提出5個方面行動、21條政策措施,圍繞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打出了組合拳、注入了新動能。
聯合推出“濟擔—攀登貸” 企業獲貸更容易
《若干措施》提出實施融資促進行動,每年拿出8000萬元支持企業貸款融資,對新增用于生產性項目投資或流動資金的銀行貸款,每年給予1%年化利率和1%年化擔保費率補貼;同時實行投、貸、擔聯動,提供靈活的股權資金、應急轉貸、融資擔保支持,多種方式助企融資。
為推動政策落實,市民營經濟發展局聯合濟南融資擔保集團推出“濟擔—攀登貸”政策性擔保貸款產品,實行項目審批一條鏈辦理,通過“企業—銀行—擔保平臺—政府部門”四方聯動,推動貸款利率降至3%以下。
支持產業聯盟鏈式融通 企業合作更緊密
《若干措施》提出實施市場拓展行動,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業聯盟,對貢獻突出的產業聯盟,將給予每年最高30萬元的經費補貼。
今年以來,市民營經濟發展局發揮“民營企業服務站”“民營企業家交流中心”等服務平臺作用,通過組建聯盟、舉辦交流活動等多種形式促進企業融通發展。牽頭組建了數字安全產業聯盟(濟南)、濟南市智能制造產業聯盟和濟南增材制造產業聯盟,成員單位涵蓋了龍頭企業、高校院所、中小企業,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開展產業協同、技術研發、學習培訓、論壇交流等活動,對接市場、技術、資金等方面合作,促進大中小企業全方位“攜手合作”。
鼓勵企業提標進階 轉型動力更充足
為著力推動民營企業擴規模、上臺階,建立“首席服務專員”制度,為企業配備“首席服務專員”,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幫助企業對接要素資源、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有關問題,引導企業堅定發展信心決心,朝著一流企業的標準不斷跨越。
2023年1—11月,培育企業完成銷售收入5065億元,占民營涉稅主體銷售收入的22%,比上年同期增長10%;新增銷售收入過100億元企業2家,過10億元企業10家。
開展多領域人才賦能 企業引才更活躍
人才是企業成長壯大的立足之本。圍繞培育卓越企業家、幫助民營企業引進亟須的高層次人才,《若干措施》提出實施人才賦能行動,開展民營企業家能力素質提升工程,舉辦民營企業家能力提升培訓班,設立民營經濟發展智庫,打造形成集培訓培養、參謀咨詢、合作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產學研融合平臺。加大對民營企業高層次人才認定支持。
實施優化環境新舉措 企業發展更放心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生態土壤。為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若干措施》提出實施環境優化行動,通過開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創建、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評價等一系列首創性工作,著力為民營企業營造更加寬松、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
在全省率先開展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評價,從市場環境、融資環境、政務環境等6個維度對區縣進行綜合評定,并向社會公開發布,有效調動了區縣提升政務服務、優化發展環境的主動性。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4家開發區入選省級特色園區
01-07
濟南:謀在先干在前 推動項目快速落地
01-05
我市以更寬視野抓好項目謀劃
01-04
山東外貿七成由民營企業貢獻
01-03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逐步完善政策體系,加快省會...
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