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市服務群眾安居的相關情況。據悉,2025年我市將有3000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達到預售條件,將以“保本微利”的價格配售,滿足工薪收入困難群體的產權型住房保障需求。
創新推出二手房“云網簽”辦理模式
樓市進入品質時代,群眾對住的要求逐漸從“有沒有”升級到“好不好”,濟南住建部門聚焦“好房子”建設,強化對市場的鼓勵引導,持續改善提升住宅品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仁恒CBD公園世紀等13個項目入選省級高品質住宅試點,初步建立了成熟一批、申報一批、儲備一批的高品質住宅培育和輪候機制。與此同時,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會同市公積金中心等部門先后出臺多項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20%、預售資金監管各撥付節點留存比例降低10個百分點等政策,支持高品質住宅發展。
今年以來,濟南先后舉辦了春季房地產展示交易會、夏季購房節、“百城千企商品房促銷”等活動,發放了5000萬元購房消費券,創新推出了二手房“云網簽”辦理模式,協同有關部門推廣二手房“帶押過戶”“帶封過戶”,進一步滿足不同房產交易主體置業需求,激發市場活力。
為促進市場健康發展,濟南于今年10月出臺助力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7條措施,釋放積極信號,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10月、11月兩個月,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面積分別為72萬、59.7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9.9%、20.3%,“止跌回穩”態勢良好。
今年累計核發租賃住房補貼4.9萬戶
加快建立“租購并舉”住房制度,濟南已基本建立起以公租房、保租房、配售型保障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為全市人民兜牢住房底線。
據介紹,今年以來,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持續優化租賃供給,在落實公租房常態化分配及保障性租賃住房“零門檻”申請政策的同時,創新非住宅存量房屋改建等渠道,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54萬套(間),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試點購置租賃房源3.05萬套,為新市民提供高品質的安居之所。6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濟召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工作推進會,推廣了濟南市租賃試點相關經驗。
拓寬購買途徑方面,我市按照住建部要求,探索實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建立了涵蓋“建設、配售、管理、回購”四個關鍵環節的政策體系,籌集房源6000套。預計2025年3000套房源可達到預售條件,將以“保本微利”的價格配售,滿足工薪收入困難群體的產權型住房保障需求。
此外,我市還堅持“租購補”結合,對于暫時未選到合適保障性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以及有購房需求的高層次人才,通過發放租房、購房補貼,滿足其階段性住房需求。今年以來,累計核發租賃住房補貼4.9萬戶、1.68億元,向3400余名高層次人才核發購房補貼3.88億元。
年內已啟動實施100個城市更新項目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22萬套,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500萬平方米,累計完成280余個城中村改造任務,多維度保障了群眾安居、城市宜居。
提升城市品質方面,全市已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22萬套,約40萬居民“出棚進樓”;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50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8萬戶;累計完成280余個城中村改造任務,41萬村民得到回遷安置;累計開工建設公共停車設施84處、新增28471個停車位,有力地緩解了公共區域停車難的問題;針對城市綠化需求,全市新增公園綠化場地330處,綠道227公里。
優化城市形象方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傳承古城文脈,努力擦亮泉城名片;通過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吸引金融機構、社會資本投資城市更新項目,年內已啟動實施100個城市更新項目,累計獲得授信1700多億元,發放資金380多億元。推進明府城、老商埠、上新街等歷史街區實現改造提升,重新煥發商業活力和文化魅力。成豐面粉廠等37個舊廠區、舊市場逐步變身,涌現出1922電競新媒體產業園、579百工集等時尚街區、文創基地。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國務院批復同意《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
11-12
我市首個軌道交通地下TOD綜合體開建
10-10
我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09-26
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成績“五連升”
08-27
我市大力推進大模型創新工廠建設
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