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大力深化項目建設 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2場(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專場)。今年,我市計劃完成造林1.6萬畝、森林質量提升6萬畝;深化義務植樹活動,搭建義務植樹盡責活動基地60處;規劃建設自然教育觀察徑或示范基地30處;新建各類公園50處、古樹保護園50處、各類綠道100公里,開放共享綠地100處。
去年全市完成造林1.2萬畝
去年,我市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實施一批生態建設修復項目,推動園林和林業綠化工作取得新突破。圓滿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新建各類公園100處、綠道110公里、森林步道100公里;建成省內首座生態橋——佛慧山生態廊橋,獲評“2023年濟南城市軟實力榜樣”;試點開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全市完成造林1.2萬畝,森林質量提升8.8萬畝,認定市綠化示范村100個。
因地制宜開放山前、林下、泉邊、湖畔、河濱等不同類型綠地79處,占地總面積31.4萬平方米。制定發展林業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十條措施”,引進優良林果品種27個,推廣林果實用技術40萬畝,建設提升標準化示范園30處,經驗做法被國家林草局發文推廣;創新打造濟南園·林市集行業品牌,惠及經營主體近百家。
深入開展“除死角、提品質”“除隱患、解民憂”“精管理、暢民意”專項行動,全年完成行道樹品質提升1.2萬株,打造小微景觀和花境81處,實施立體綠化1.5萬延長米,完成老舊小區綠化提升100處,培育園林式居住區(單位)117個,評選出“星級公園”50個、“最美林蔭路”20條、“最美園林街區”10處、“最美共享綠地”10處。完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作業面積328.63萬畝,成功拔除松材線蟲病疫區。
創新實行“數字總監”“雙項目經理制”推進模式,編制完成《行業數字化轉型規劃(2023—2025年)》,城市綠化管理、林業資源保護、智慧公園服務等三大業務數字化板塊搭建成型,綠地資源監管、林長制管理、公園“智慧游”等應用場景上線試運行。
打造“自然泉城”生態文化品牌
今年,我市以建設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主線,聚焦生態綠化增加數量、提升質量、優化存量,聚力打造生態園林、百姓園林、活力園林、文化園林、智慧園林“五個園林”工作目標,統籌實施生態利民、惠民、富民“十大行動”,不斷夯實泉城生態本底,加快推動園林和林業綠化工作高質量發展。
國土綠化攻堅行動。堅持科學、生態、節儉綠化,全市計劃完成造林1.6萬畝、森林質量提升6萬畝;深化義務植樹活動,搭建義務植樹盡責活動基地60處,創建“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品牌。
濕地保護修復行動。編制《濟南市濕地保護與利用規劃》,推動濟西、白云湖、玫瑰湖申報國家重要濕地,實施濟西國家濕地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建設,打造濕地保護宣傳教育、濕地觀鳥等活動品牌。
自然保護地建設行動。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成果落地實施,加強自然保護地內地質遺跡保護管理,健全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聯合執法長效機制,嚴厲查處非法獵捕、采集、交易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等違法行為。
生態安全維護行動。深化完善“林長+檢察長+生態警長”“公交林長”“電力林長”工作機制;加強“樹線矛盾”治理,打響“林電共治”品牌;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實施古樹文化“7個1”工程,即編撰出版《古樹濟南》,制作古樹濟南圖集,繪制濟南古樹地圖,組織開展古樹采風、古樹研學等系列活動,召開古樹文化研討會,開發古樹主題文創產品,擦亮“古樹濟南”文化名片。
生態文化宣導行動。將2024年作為“自然教育基礎年”,規劃建設自然教育觀察徑或示范基地30處;高水平辦好第三屆山東省森林文化周主會場系列活動,打造“自然泉城”生態文化品牌。
公園體系完善行動。堅持共建、共享、共治、共生原則,新建各類公園50處、古樹保護園50處、各類綠道100公里,開放共享綠地100處;成立“星級公園聯盟”,公布綠地開放共享市民活動全年時間表、節目單,深化打造多元“公園+”應用場景。
綠化品質提升行動。堅持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開展百姓身邊增綠添彩、樹木影響居民生活集中整治、便民設施暖心服務等專項治理,普及推廣“園林驛站”建設,試點打造“共建花園”50個,創建社區治理特色品牌。
鄉村造林綠化行動。注重資源統籌、政策協同、資金整合、工作聯手,重點扶持補綠增綠、綠化管護先進村莊,打造20個鄉村綠化提升示范片區,推進小微濕地保護修復,助力和美鄉村建設。
林業產業升級行動。塑強“泉源林果·香飄泉城”品牌優勢,成立“濟南都市圈園·林市集聯盟”,創新推出“濟南園林花市”新品牌,加快把綠水青山“高顏值”變成金山銀山“高價值”,以高質量發展反哺高品質保護。
科技創新突破行動。搭建特色林果智慧服務、公園智慧游等新場景,完善“智慧管”“智慧游”版圖;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新優技術示范推廣,啟動玫瑰種質資源保護研究和平陰縣玫瑰種質資源庫建設,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擴大園·林市集影響力
濟南園·林市集是我市創辦的一個助農惠民的公益平臺,旨在搭建起林果行業與市民消費交易的平臺,向林農、果農提供免費展銷區域,為市民游客提供質量佳、價格優的“直銷林果產品”,不斷充實農民的“錢袋子”,豐富市民的“果盤子”。2023年,園·林市集成功舉辦14場,獲得市民廣泛認可。今年我市計劃進一步提高園·林市集舉辦頻次、擴大園·林市集展銷范圍、豐富園·林市集活動形式、擴大園·林市集社會影響。
據了解,2024年首屆濟南園·林市集已于3月17日在花圃公園開市,計劃每兩周舉辦一期,在果品集中成熟期平均每周舉辦一期,全年舉辦不少于20期;選擇效果較好的公園景區舉辦,如佛慧山北廣場、百花公園、花圃公園、泉城公園等。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今年我市將建設30處自然教育觀察徑或自然教育...
04-22
“園林花市”亮相森林文化周
04-22
濟南張莊機場文化公園開園
03-20
我市發布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技術指南
03-14
我市今年首個“共建花園”開工
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