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項目深化年”為總牽引,堅持生態園林、百姓園林、活力園林、文化園林、智慧園林“五個園林”理念,高質高效推進2024年“新增公園綠化活動場地200處”民生實事事項,全力建設公園、綠道項目,加大綠地開放共享,持續拓展生態公共空間,增進民生綠色福祉。截至目前,各類公園、古樹保護園開工45處,整理綠化用地28.6039萬平方米,栽植喬木3543株,灌木5079株;開工建設各類綠道65公里,整理綠化用地19.2214萬平方米,栽植喬木3468株、灌木6105株;推出2024年首批80處共享綠地,面積53.5萬平方米。
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編制發布了《濟南市文化公園規劃建設導則》(試行)、《濟南市古樹保護園規劃建設導則》(試行)、《濟南市兒童友好公園建設導則》(試行)等5項導則,同時加大公園設計方案研究,為民生實事實施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增文化提品位方面,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堅持文化建園,遵循“一園一主題,一園一特色”原則,打造主題突出、功能完善、生態良好的特色文化公園。天橋區元首針織公園注重融入針織元素,商河縣大槐樹社區公園挖掘最美“鄉愁記憶”,萊蕪區在游園方案中體現“昆蟲”“節氣”等主題及文化符號。在提功能優服務方面,建設“一湖一環”綠道、九龍山綠道、華山綠道等山林、濱水綠道,凸顯濟南綠道特色,構建“多層級、多類型、多節點、網絡化”城市綠道系統,推動公共空間與城市環境相融合、休閑體驗與審美感知相統一,為市民打造有活力、有溫度的綠色生活空間。在增活力優存量方面,利用共享綠地深入開展“公園+”實踐,創新融入特色主題,疊加“潮玩”“運動”“科普教育”等元素,舉辦各類特色主題活動,豐富共享綠地業態。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山體公園數字化建設有了標準
05-02
我市今年將新建各類公園、古樹保護園各50處
04-25
我市首個“共建花園”開園
03-31
我市發布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技術指南
03-14
我市今年首個“共建花園”開工
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