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8個部門印發《濟南市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和停放場所建設管理指導意見》,提出爭取在2025年年底前,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端口與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的比例達到1:3,將對符合條件的既有住宅小區電動車充電樁和停車棚建設給予補貼,并明確電動自行車充電執行民用生活用電價格標準。據悉,濟南是全國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以來首個針對推進既有小區增設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制定規范性文件并對設施建設給予政府資金補貼的城市。
鼓勵多方參與
《指導意見》稱,新建住宅小區要按照相關規定中配建標準,配建非機動車標準車位,一并設置車棚等遮陽遮雨設施及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既有住宅小區則根據空間資源情況“能建盡建”,在征求業主意見的基礎上,可充分利用小區內公共用地或原有非機動車停放場所建設,也可充分利用小區道路或改造綠地建設充電樁和遮風擋雨設施,也可在小區內樓旁、墻邊等處建設符合安全規定的簡易充電設施。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有條件的可在單位院內利用現有場地按照標準建設充電設施和停放場所,提倡“滿電回家”。
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采取補貼方式,鼓勵多方參與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和停放場所建設。文件印發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在既有住宅小區建設8個端口以上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給予600元/個的建設補貼,停車棚按照60元/平方米給予補貼,鼓勵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為充電設施、附屬設備購買保險和為充電居民購買單次充電險。
建設運營企業不得隨意漲價
《指導意見》明確,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用電價格標準執行山東省居民合表用戶電價(現行標準為每千瓦時0.555元),充電電量單獨計量,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不得擅自提高供電價格。
住宅小區已經實行“一戶一表”的,電網企業應建立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用電手續辦理綠色通道,簡化辦理流程,提供技術支持,逐步實現已安裝的設施全部由電網企業直接供電,減少中間環節。住宅小區未完成“一戶一表”改造,由非電網供電主體供電的,電網企業會同街道(鎮)或村(居)民委員會協調供電方按照相應電壓等級居民用電價格向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收取電費,并盡快推動按照我市住宅小區“一戶一表”改造政策完成直供電改造。
規范充電收費價格方面,《指導意見》指出,電網企業指導建設運營企業積極申請分時電價政策,引導居民在波谷時段充電,最大限度降低用電費用。指導意見施行后建設的充電設施由街(鎮)、村(居)民委員會在征求業主意見后,與建設運營企業簽訂協議,充電電費和服務費應分別標示、分別計價。指導意見實施以前建設使用的充電設施盡快完成升級改造,原則上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實現充電電量單獨計量。
推行數字化管理
《指導意見》提出,濟南將探索建立全市電動自行車充電監管平臺,實時監測全市電動自行車充電狀態,通過對建設運營企業充電設施的數據接入,監控其運營和服務行為,實現全部充電設施可視化、可管控。通過跟蹤充電設施使用率,針對性分析住宅小區充電需求,為充電設施建設提供支撐。
住宅小區管理單位和物業服務企業應加強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管理,引導居民使用充電設施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加大巡查力度,對小區亂停亂放、堵塞消防通道,占用走道、樓梯間、門廳停車及亂拉電線充電等行為及時進行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報告執法部門。街道(鎮)要會同執法部門組織村(居)民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對長期占用充電場所的閑置、壞損、無主的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等妨礙居民充電的不當行為進行治理,確保居民及時便捷充電。
為有效阻止電動自行車進樓停放、充電,《指導意見》還提出,村(居)民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推動居民小區5G+電梯智慧梯控系統或其他電梯智能阻止系統建設,有效阻止電動自行車進樓停放、充電。鼓勵多層住宅樓道內增設監控系統,重點監控電動車蓄電池入戶充電行為。
編輯:張婉瑩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陽黃河公鐵兩用特大橋主橋鋼梁首次合龍
08-01
“濟南-廣州”干線航班首航
07-31
濟南入選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
07-31
我市創優品牌服務林果產業按下“加速鍵”
07-30
濟南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7萬人次
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