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山東省政府新聞辦8月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加速推進內部審計工作,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情況。前不久,省委審計委員會出臺了《關于推進新時代內部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兩年多時間實施內部審計項目15.3萬個,完成整改金額1978億元
近年來,全省審計機關依法全面履行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職責,著力深化內部審計系統性、整體性改革。比如,41所省屬本科高校成立了黨委審計委員會,統籌謀劃、協調推進審計領域重點工作。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全省共實施內部審計項目15.3萬個,發現問題30.5萬個,涉及金額2081億元,完成整改金額1978億元,促進增收節支83.8億元,促進建章立制1.7萬多項。
《實施意見》共分為7部分,從制度層面為推進我省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作出系統謀劃,也是未來我省加速推進內部審計工作、更好發揮內部審計作用的行動指引。其中明確,堅持和加強黨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健全完善內部審計工作管理體制,提升內部審計業務規范化水平,完善內部審計整改責任體系,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加強內部審計人才隊伍建設。
比如,提出對健全內部審計工作制度、機構建設和協作機制作出規定,明確國有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建立總審計師制度;深化內部審計監督與內部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其他內部監督力量的協作配合。突出內部審計重點,緊盯重要部門崗位和重點領域加大監督力度;強化審計業務質量管控,明確向社會購買審計服務等工作的質量標準;提升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推進構建“業審融合”數字化審計新模式。要求單位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整改機制,明確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整改第一責任人職責,深化內部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在考核、任免、獎懲干部和相關決策中的運用。
探索建立與業務部門差異化的內部審計考核機制
我省各級審計機關將強化區域內部審計頂層設計,積極完善“以黨的領導為根本原則”的內部審計工作領導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推動建立向黨組織直報審計情況的工作制度,推動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部署、親自過問內部審計工作。
當前,各級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指導機構建設不平衡,有些市局未設置指導機構或與其他科室合署辦公,影響內部審計工作成效。我省審計機關將從加強各級內部審計指導機構建設入手,多措并舉推動所屬單位較多或管理使用政府資金、社會公共資金數額較大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社會團體和開發區等配強內部審計人員,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提高內部審計規范化水平。
內部審計人員分散在全省不同的行業系統,專業優勢突出。隊伍建設方面,我省審計機關將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資源,推動鍛造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內部審計干部隊伍。落實和完善精準考核、獎懲分明的激勵約束機制,探索建立與業務部門差異化的內部審計考核機制,打通專業能力突出的內部審計人員晉升通道,努力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加強內部審計“人才庫”管理使用,靈活運用集中實訓、理論研討、實務攻關等方式,發揮資源優勢和人才聚集效應。
濟南14家重點市屬國有企業均配備總審計師
濟南有重點市屬國有企業14家,涵蓋城市建設、產業投資、公共交通、金融等多個領域,是推動省會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主力軍”。著眼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升國有經濟發展活力,濟南市以改革創新精神,健全完善國企內部治理結構,扎實推動建立國有企業總審計師制度。至2023年3月,濟南在14家重點市屬企業均配備了總審計師,對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高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3年1月,濟南市委組織部、市委審計辦、市財政局、市審計局以及市國資委等5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市屬企業建立總審計師制度的實施意見》,為推動總審計師制度落地實施提供制度保障、明確清晰路徑。為扎實推動總審計師高效履職盡責,檢驗總審計師工作成效,濟南市審計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聯合出臺《市屬企業總審計師考核實施辦法》,并由市審計局牽頭對企業總審計師履職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同時將考核結果向有關部門反饋,作為提拔、交流干部的重要參考,有效推動市屬企業內部治理和審計工作健全機制、規范運行、提升成效。
從目前運行情況看,企業內部治理更加科學規范。總審計師在黨委書記、董事長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全部列席黨委會、董事會,對有關重大經濟事項和高風險事項提出意見建議,推動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監督體系。截至目前,14家市屬企業共建立完善涉及內部審計管理、審計整改、資料備案等內部審計工作管理辦法119項,制定完善內部風險控制制度辦法778項。
企業內部審計成效更加凸顯。2023年以來,14家企業共完成各類審計項目303個,涉及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審計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項目、政策跟蹤審計項目、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等,發現各類問題2517個、涉及金額87.73億元,提出各類意見建議被單位采納1546條,有效助力市屬國有企業實現對所屬單位內部審計的全覆蓋。
企業審計整改更加規范高效。2023年以來,14家企業共有2524個各級審計查出問題得到整改,涉及金額210.64億元,推動修改完善制度規定500項。比如,濟南軌道交通集團一年來推動578項各級審計查出問題得到整改,修改完善制度規定120項;濟南文旅集團認真梳理往年審計查出的34項整改難度大、存續時間長的問題,逐條分解跟蹤,33項問題得到整改。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69個品牌獲評首批“泉城好品”
08-01
第三批99個“好品山東”品牌公布
05-11
我市制定法治護航重大項目五大行動十二條措施
04-12
全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召開
03-31
今年對20個行業開展專項審計調查
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