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第五天,細雨中的濟南盡顯“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獨特魅力。假日文旅市場異彩紛呈、趣味盎然,綻放出詩意與活力交織的秋日華章。截至10月5日14時,全市納入監測的30家景區當日共接待游客45.27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628.32萬元。全市接待持證留宿旅客12.53萬人次。鐵路發送旅客17.78萬人,民航發送旅客3.23萬人,公路發送旅客2.3萬人。
雨潤泉涌 泉水體驗游持續火熱
連續降雨使濟南迎來最佳賞泉時節,各大名泉競相噴涌,呈現獨特水韻奇觀。
趵突泉地下水位持續攀升,再創今年新高,景區依托泉涌勝景與李清照、辛棄疾等名人的文化底蘊,推出《趵突夜畫》沉浸式夜游、傳統曲藝展演、手作市集等多元活動,打造晝夜聯動的文化體驗盛宴,客流持續高位運行。
黑虎泉噴涌如虹,水花激蕩,游客絡繹不絕,體驗泉水直飲樂趣。非遺糖畫、非遺面塑等傳統技藝與泉水茶飲相映成趣,展現傳統佳節新活力。
月牙泉“月牙飛瀑”盛景引得游人駐足驚嘆,五龍潭“造物工坊”與“慢享食光”兩大主題市集分別聚焦傳統手工藝與秋季限定美味,律動感十足的西洋樂器演奏為泉畔增添典雅氛圍。
明水古城景區中的漱玉泉、梅花泉在雨中呈現“沸水騰珠”“倒扣銀鍋”之態,結合詩酒雅集、非遺展演、煙火夜市等元素,為游客獻上一場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化雅宴,讓人們在詩意棲居與市井煙火中盡享假日閑適。
市文旅局推出的“2025涌動泉城·游泉打卡”活動持續開展,通過微信小程序記錄游客打卡進度,并推出30項泉水沉浸式體驗項目,進一步增強了游客參與感。央視《新聞直播間》以《一城山色半城湖 千泉聲動百花洲》為題,對我市泉水游進行了報道。
景區煥新 文旅新場景備受追捧
國慶中秋假期,濟南一批新文旅開門納客,全方位豐富產品供給。
上新時代文化街區以“天天向上、人人惟新”為主題,攜手國內頭部市集品牌“銀鹽市集”,推出街區巡游、演藝演出、集章尋寶、萌寵互動等系列潮玩活動,同時聯合市婦聯、山東古建筑博物館打造婦女兒童友好藝術空間展及古建筑模型展,實現文化展示與消費體驗的完美融合,讓百年老街煥發時尚活力。
鵲山生態文化區一期項目持續推出“鵲華智啟·燃動奇械”機器人表演、“鵲吟戲影·文化巡游”“潮起南洋”主題體驗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為假日文旅市場注入新活力,迅速成為黃河北岸令人向往的文旅新地標。
全國唯一的黃河主題夜經濟街區“九曲黃河萬里情”精心打造五大主題廣場、九大特色場景,為游客提供集夜游、親子、演藝、娛樂等于一體的全時段沉浸式體驗,呈現了一場可賞、可玩、可品的雙節盛宴,盡顯假期旺盛人氣。
濟南融創樂園與海世界樂園推出“大宋民族薈”“XR體驗館”“海豚海獅秀”等超多室內精彩活動,同時,每日舉辦“千燈祈福·孔明燈無人機秀”“夢回西樓——大型國風實景秀”“西游大聯歡”等百場特色演藝節目,讓市民游客風雨無阻玩個盡興,滿足不同群體休閑游玩需求。
多元融合 跨界新業態活力迸發
創新推動“演藝+旅游”“非遺+旅游”“科技+旅游”“商業+旅游”等多元業態深度融合,以“文旅+”模式孵化更多有特色的新組合、新玩法,為城市文旅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市屬國有文藝院團聯動濟南劇院、省會大劇院、開心麻花劇場等專業演出場所持續推出精品劇目,音樂劇《我家門前有條河》、兒童劇《寶貝兒》、爆笑戲劇《開心聊齋·三生沉浸版》等“泉城好戲”引發觀眾熱烈反響。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白雪樓戲臺輪番上演山東大鼓、山東快書、京韻大鼓等精彩節目,傳統曲藝與超能說唱新潮碰撞,贏得游人陣陣喝彩。
印象濟南·泉世界舉辦第八屆拜月大典,精心打造文藝演出、華服巡游、中醫藥市集等特色項目,將傳統文化以沉浸式體驗呈現,更有全場商戶聯動促銷,實現文化體驗與消費升級雙贏。
濟南方特東方神畫景區推出“國風盛典游園會”,活動不僅包含射箭、書法等六藝八雅體驗項目,還引入非遺絳州樂鼓、川劇變臉吐火等表演,讓傳統文化煥發時代光彩。
靈巖寺以“醫道源流·禪境生輝”為主題,巧妙融合“漢風古韻+中醫文化”元素,推出漢服巡游、中醫藥養生展示、古樂演奏等系列活動,使假日旅游體驗更具文化深度與互動趣味,吸引眾多游客打卡。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假期第四天全市30家景區共接待游客74.54...
10-05
假日第三天全市30家景區共接待游客63.55...
10-04
假期第二日平安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愈發濃厚
10-03
“泉聲秋韻”滿泉城 文旅消費“開門紅”
10-02
濟南公園景區“雙節”歡樂多
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