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聚力項目提升 開創強省會建設新局面”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七場。據悉,今年我市計劃完成人工造林1.7萬畝、中幼林撫育10萬畝;新增共建花園50處,新開放共享綠地100處;增設城市創意微景觀100處。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市經濟林總產量將達到75萬噸以上,林業總產值達200億元。
去年打造“一湖一環”環古城綠道6.6公里
去年,我市新建公園54處、古樹保護園50處、綠道116公里,開放共享綠地130處,打造“一湖一環”環古城綠道6.6公里,泉城市民的綠色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環泰山區域國土綠化示范項目”以全國第二名的好成績入選2024年中央財政國土綠化示范項目,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3.4億元,是近年來我市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支持最大的林業生態項目。“共建花園”黨建品牌被評為首屆全國機關黨建優秀品牌;“古樹濟南”品牌做法被國家林草局以《山東濟南擦亮古樹濟南生態名片》為題發文推廣。高水平承辦山東省第三屆森林文化周主會場活動,成功舉辦山東省公園文創暨公園文化建設交流會,成立濟南都市圈園林市集聯盟、山東省公園文創聯盟。
今年完成人工造林1.7萬畝
今年,我市將科學實施國土綠化,加快推進環泰山區域國土綠化示范項目,完成人工造林1.7萬畝、中幼林撫育10萬畝;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搭建完善縣級義務植樹盡責基地40處,組織開展線上、線下義務植樹活動2000場次;以全面深化林長制為抓手,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強森林濕地資源保護,抓實森林防火、防蟲,守牢生態安全底線。
高質量推進“新增公園綠化活力空間210處”“高標準打造萬米公園智慧健身步道”2項民生實事,持續增加百姓身邊綠色場景供給;鞏固共建花園建設成果,推動共享綠地卓越提升,全市新增共建花園50處,新開放共享綠地100處;創新實施“轉角見景”工程,在城市街邊路旁、游園廣場、商業街區等公共空間,增設城市創意微景觀100處。
全年預計舉辦園·林市集20期
今年,我市將持續擦亮“一城山色·登山打卡”城市名片,舉辦四季主題登山活動,進一步擴大“一城山色”社會影響力;深入推進“公園+”,新落地一批“公園生活”美好場景;聚力推進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優化花卉產業結構布局,引進優良新品種,全年計劃舉辦年宵花市及蘭花、牡丹、水仙等專題特色賞花、購花活動30期,服務花卉經營者2000余家;加快推進林果產業提質增效,組織開展“林果+”賞花采摘系列活動,預計舉辦園·林市集20期,惠及林農、果農、林企200余家。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我市將通過激活森林經濟動能、夯實林果服務基礎、擴大行業品牌影響、推動智慧化服務建設等一系列措施,推動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市經濟林總產量將達到75萬噸以上,林業總產值達200億元。例如,堅持市場導向,立足濟南實際,引導發展綜合性狀優良、填補市場需求、效益突出的時令特色鮮果,指導提升林果標準化示范園10處。創新創優“三產”融合。開展“林果+”系列活動,積極推進“賞花游”“采摘游”“研學游”等活動,推介賞花地50處以上、采摘園100處以上,建設林果自然教育研學基地8處。
上線試運行共享綠地應用小程序
今年,我市將完善自然教育體系,打造高品質自然教育示范基地10處,串聯形成“濟南森林步道行”特色自然教育路線,全市開展自然教育活動100場;利用共享綠地、公園書屋、公園新業態場景,組織開展音樂節、曲藝表演、書畫展、讀書季等文娛活動;創新文化游園舉辦形式及內容,推動老字號、中醫文化、非遺手造等進景區,做大做強千佛山山會、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燈會、花朝節等既有特色品牌;挖掘舜文化、名士文化、詩詞文化,豐富公園景區情景體驗、泉城夜游項目,讓優秀傳統文化鮮活起來。
完善公園“智慧游”功能,上線試運行“公園生活”、共享綠地應用小程序,提升群眾游玩的便利性和舒適度;完善智慧公園管理系統,設置生態環境監測、安全巡查等板塊,提高公園景區綜合管理水平。
建設萬米智慧健身步道,讓市民運動更便捷。為推動智慧城市、智慧公園建設,我市在濟南森林公園、泉城公園、千佛山風景名勝區規劃了首批市屬公園景區智慧健身步道項目,全長約10公里(1萬米)。智慧健身步道將對公園內現有綠道進行升級改造,在綠道沿線設置智能數據采集設備、AI智能識別互動大屏和識別攝像頭。市民朋友即使沒有攜帶電子運動設備,也能方便快捷地記錄自己的運動數據、查詢運動量及運動排名等。目前,濟南森林公園已開始施工,預計五一假期前,率先建成2300米樣板段,屆時公眾可前來體驗打卡。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我市省級“無廢工廠”企業數量全省第一
12-27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書評估結果出爐 濟南再獲...
11-29
濟南構筑食用林產品安全堅實防線
11-23
全省“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建立
11-19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
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