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點鐘,萊蕪區高莊街道岔河口村“學生驛站”管理員呂同梅都會準時打開村口“學生驛站”的燈,讓一大早需要等校車的孩子們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溫暖場所。
為改善學生候車條件、消除安全隱患,自2020年底開始,高莊街道著手實施建設“學生驛站”暖心工程。
這間不大的屋子里干凈整潔,燈光明亮,有可供休息的凳子,還有部分書籍可以讓候車的學生打發時間。寒冷的冬季,小屋內的空調準時自動開啟;多雨的夏季,學生們可以在屋內躲避風雨。不管嚴寒酷暑,還是刮風下雨,總有一間小屋可以給等車的孩子們提供溫暖,讓無暇顧及孩子們的家長安心了不少。今年,高莊街道又新增了5處這樣的“學生驛站”。
近年來,萊蕪區深化“為小”志愿服務,從群眾需求出發,探索打造了可用、可看、可推廣的文明實踐“學生驛站”品牌。著力于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解決家長接送難題,從小處著手、從實際著手建設打造“學生驛站”,進一步助力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推動新時代美德萊蕪建設向縱深發展。
建起來 遮風避雨暖人心
在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選擇校車停車點附近建設打造“學生驛站”。驛站配備視頻監控,學生家長可隨時關注孩子的情況;配備飲水機、圖書角、小方凳、空調,滿足孩子遮風避雨的需求;配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電子顯示器,讓學生隨時隨地接受價值觀教育;制定管理制度,明確服務內容和安全措施。每個驛站投資1萬元,目前已打造30余處。
用起來 愛心接力助成長
驛站內部的圖書角是學生候車時的“精神家園”,萊蕪區組織開展“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活動,鼓勵年齡大的中學生、學生家長分享自己愛看的書籍,放在圖書角讓年齡小的學生免費借閱,無形之中形成接力幫扶的隱形制度。同時,驛站內部配備電子顯示器,滾動播放防溺水知識、百姓故事宣講、紅色教育片等內容,讓學生潛移默化接受學習,從而帶動學生家長講文明、守秩序,形成“小手拉大手”的良性循環。
管起來 細心呵護保長效
萊蕪區高度重視驛站的管理維護,專門和人社部門協調,招聘鄉村公益崗,按照一站一人的原則,配備專職管理員,每月發放工資,基本滿足驛站的秩序維護、安全管理等常規需求。驛站明確管理制度,明確服務對象和管理人員的責任義務;同時配備監控設備,與村監控網絡連接,可第一時間保障學生安全。村黨組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對驛站建設管理負責?!皩W生驛站”承載著無數個家庭的希望,是一項為民、惠民、利民的有效舉措,也讓“為小”志愿服務有溫度、更有深度。
推廣開 健全機制育文明
萊蕪區將繼續把“學生驛站”這一品牌建設推廣開來,不斷健全機制,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學生驛站”建設標準》,將在全區15個街鎮選址打造,堅持“務實、高效、便民”的原則,力爭用2年的時間實現偏遠農村“學生驛站”全覆蓋,讓暖心政策惠及最廣大群眾。并以此作為撬動全區“五為”志愿服務的有力支點,發動各社會組織及廣大志愿者,廣泛開展“為小”志愿服務。
近年來,萊蕪區成立志愿服務聯合會,順利承接中宣部、中國科協文明實踐科技志愿服務項目,打造了“萊”字系列志愿服務項目,百姓春晚品牌效應不斷擴大,“六級聯動”宣講品牌、“大碗茶”文明實踐驛站品牌走出山東、走向全國。一個又一個接地氣的文明實踐項目,實實在在為群眾解難,贏得了百姓點贊。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萊蕪區“6個精準”守住安全底線
11-11
萊蕪區惠企政策“大禮包”直達快享
11-07
萊蕪區委編辦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10-25
創新興區:萊蕪“智”造出好品
10-21
萊蕪區做強主導產業壯大區域實力
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