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鋼城區聚焦“民生保障”,堅持把“群眾的心聲”作為衡量民生工作的標尺,今年更是將“民生保障”列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六大攻堅”之一。鋼城區傾聽民聲,著力踐行為民服務初心,紓民困、解民憂,用真情書寫幸福民生新畫卷。
城鄉公益性崗位 兜底保障就業
今年6月,艾山街道北城子坡社區49歲的居民蔣英花獲得了這樣一份工作:每天一早來到社區,打掃會議室,清潔廚房。原來,在家務農的她經過鋼城區人社局培訓后正式成為了一名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每月有了1500元左右的保障性收入。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據了解,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是今年全省推行的一項惠民政策,主要是為了提高城鄉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推廣好這項政策,讓更多符合條件的群眾享受到政策紅利,鋼城區制定出臺了《鋼城區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實施方案》,積極吸納剩余勞動力和失業人員,同時抓好公益性崗位培訓,確保“開發一個、上崗一個、穩定一個”。
據了解,公益性崗位的設立緩解了部分群眾的就業壓力。今年以來,鋼城區在全區范圍內組織實施了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開發的崗位主要為公共管理類、公共服務類、社會事業類、設施維護類、社會治理類5個大類。城鎮公益性崗位按照不低于鋼城區最低月工資標準進行補貼,并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鄉村公益性崗位按照不低于鋼城區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進行補貼,并由政府統一購買意外傷害保險。鋼城區充分發揮城鄉公益性崗位在穩定脫貧、防止返貧、兜底保障、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共計安置上崗1800余人,有效提升城鄉就業困難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級醫保體系 方便群眾“報銷”
今年7月中旬,家住汶源街道洪溝社區的居民董可祥欣喜地發現:社區設立了醫保工作點,自己在社區就可以辦理醫保業務,報銷材料不需要到街道辦理,極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今年以來,鋼城區醫保局深化醫療經辦服務改革,進一步下沉醫保服務窗口,大力推進醫療經辦服務向社區(村)延伸,將參保信息查詢、參保登記、信息變更、臨時外出就醫登記等醫保經辦服務,下沉到各街道(功能區)醫保工作站,將醫保政策宣傳、幫辦代辦等服務下沉到各社區(村),切實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利的醫保服務。今年6月底,鋼城區建設完成了三級醫保公共服務體系,走在了全市前列。
醫保公共服務體系是公益性的基礎民生工程,是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鋼城區醫保局從合理布局站點入手,建立了以區醫保服務大廳為中心、以各街道(功能區)醫保工作站為網格、以各社區(村)醫保工作點為網點的三級公共服務體系,建立了以醫療機構醫保工作站為補充的“網絡”體系和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網辦”系統,著力打造“群眾身邊的醫保工作站”和“醫保經辦10分鐘便民服務圈”,擴大服務覆蓋面,延伸服務觸角,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細致周到的貼心服務。
三級醫保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施以來,鋼城區還在各街道(功能區)原有的8家醫保工作站的基礎上,投資16萬元新建8家醫保工作站,明確了經辦場所,配備了專職醫保工作人員,統一購配了辦公設備,確保醫保業務經辦順利開展,并對各醫保工作站人員進行了現場一對一業務培訓幫帶。同時,設立了257個村級醫保工作點,每個工作點配備兼職工作人員,進一步提升群眾辦事便捷度。
聚焦“一老一少” 托舉幸福生活
9月8日上午,顏莊街道鼎力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大院里飄出陣陣飯菜香。推開屋門,老人們正坐在一起用餐,有說有笑,現場氛圍其樂融融。86歲的居民陳寶生高興地說:“我們在這里被照顧得非常好,有菜有肉,吃得及時又熱乎。”
鼎力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是近年來鋼城區不斷完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針對農村特殊困難群體“吃飯無人做、家務無人幫、生病無人看”的實際困難,鋼城區自2018年起,在各村(居)創新興辦了幸福食堂,通過“全區覆蓋、全科照料、標準管理、財政兜底”的方式,對各類困難群眾實施生活照料和綜合救助,實現“吃飯有人送、家務有人幫、生病有人管”,走出了一條“可持續、可承擔、可復制”的農村困難群體兜底照料新路子。
現在,鋼城區已建成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0處、農村幸福院136處、幸福食堂214家、區級中心敬老院1處、提升普惠養老機構3處,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今年以來,鋼城區民政局落實社工服務站建設,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托全區5個街道建設基層社工站,努力提升民政兜底保障和基層社會治理水平。鋼城區社工站更是以開展愛心助童為服務主線,包括“助力童行”“益童成長”“童心微愿”“多彩童年”及“攜童筑安”五大板塊內容,保障未成年人權益。
今年4月,鋼城區社工站開展社工伴學服務,陪伴父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孩子上網課,通過示范引領增強廣大社工開展服務活動的自信心。后續牽頭開展愛心助童之“微心愿”及困境兒童生日會活動,全區社工積極發揮能動性,幫助104名困境兒童實現了“微心愿”。通過幫帶式開展服務工作,目前全區已實現服務全覆蓋、社工定期回訪、挖掘個案服務、開拓小組服務。
此外,鋼城區還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前教育突出好入園、入好園,提高公辦幼兒園、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比例,擴大優質普惠供給。義務教育突出促均衡、重優質,完成學校布局優化調整,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
拓渠道聽民聲 做實民生之事
“35號樓與36號樓之間,存在路燈電線絕緣層裸露的問題,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需要趕緊解決。”“消防問題也需要重視解決,比如要解決個別消防設施無水的問題。”“還有房屋漏水、管道堵塞、籃球擾民……”8月10日,在汶源街道創業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內,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小區物業經理、居民代表等圍坐在一起,認真聽取居民問題,并現場對接相關問題負責人,做到意見及時反饋、問題集中治理。
為暢通民意訴求渠道,拉近社區與居民的距離,提升民生問題解決效率,讓居民生活得更舒心、更放心,創業社區于7月29日探索實施“民意直通車”居民議事會制度。
通過開展“民意直通車”居民議事會,讓居民與社區、物業能夠面對面探討問題,深入討論解決方案、及時開展問題整治,在集中民智、匯聚民力、凝聚民心的同時,也為小區改造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
如今,“民意直通車”居民議事會的推廣,凸顯了社區黨委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讓有事的居民可以坐下來,通過社區出面參與,共同商議解決居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暢通了居民訴求渠道,為構建“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體夯實了基礎,讓大家的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真正做到拓渠道聽民聲,做實民生之事。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鋼城區:“筑巢引鳳”,注入發展新動能
11-29
鋼城區審計局:構建“1555”審計監督機制護...
11-24
鋼城區審計局:開展審計整改“回頭看”做好審計...
11-21
鋼城區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11-18
鋼城3家企業入選省科技領軍企業和首批科技小巨...
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