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隨手拍下照片,第一時間上傳至智慧城管四級聯網系統,從接收信息到調度處置,在社區不到5分鐘就能完成。”起步區管委會綜合執法部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吳璠表示,與傳統的城市管理提速提效相比,智慧城管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更為明顯。
“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未行。”從創新管理體系到助力執法辦案,再到升級公共設施,起步區綜合執法部以數字賦能八大場景靈活應用,多面運維各顯神通。在剛剛過去的濟南市智慧城管三季度考核中,起步區更是憑借多場景、寬領域、全覆蓋的智能城管應用,高居全市所有參評區縣榜首。
從智慧到智能再到模型 重塑城市管理新模式
今年7月21日,起步區綜合執法部組織召開智慧城管四級聯網(試點)工作培訓會。會上,與會人員手持紙頁上放大的二維碼,就是吳璠口中的智慧城管四級聯網系統。
據了解,該系統依托濟南智慧城管APP,在“市、區、街道”三大層級基礎上,進一步下沉至社區一級。通過將處理城市管理問題的權力細化到社區,有效拓寬了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渠道,也讓基層問題在基層就能得到解決。
為拓寬發現問題途徑、推動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起步區還與濟南市智慧城管中心進行對接,將城市管理視頻智能識別系統嵌入濟南市數字化城管系統,并在全市首創無需人工干預的視頻智能識別抓拍體系。該智能體系依托云端可將抓拍案件嵌入數字化城管系統,經轉派后交由終端人員處置,搭建起高效的城管閉環。截至目前,全年隨手拍案件共1300多件,案件辦結率達100%。
“除智能管理體系的應用外,當前起步區還以城市信息數據為基礎,依托智慧城市管理中心CIM平臺,建立起三維城市空間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機綜合體,城市管理進入模型管理時代?!眳黔[介紹。
從天眼到復眼再到云端 再添執法隊伍新成員
“我們只用半小時就偵破了一起垃圾違規傾倒案!”綜合執法部執法人員隗開拓表示,高效辦案水平是因為啟用了起步區新晉的空中“天眼偵探”——無人機技術。
今年以來,起步區綜合執法部將無人機技術優勢巧妙應用于巡查辦案各場景。通過無人機拍攝,可將工地圖片實時傳送至濟南市城市管理運行服務平臺,從而實現快速執法。
除“天眼偵探”以外,起步區城管執法還有一只“不閉合的復眼”助陣?!斑^去,建筑垃圾監管主要依賴人工巡查;如今,智能視頻監管被納入審核環節。”吳璠稱,建筑垃圾智能視頻監管不僅節省執法人力成本,而且還可實現24小時在線監管,為起步區建筑垃圾監管新體系構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10月,起步區通過無人機查處私設渣土場案件1起,違法亂倒5起;通過智能視頻系統查處違法運輸21起,揚塵污染防治案件3起,在全市執法隊伍中名列前茅。
此外,在推進智能執法的過程中,起步區還創新性開發出“微送達”微信小程序,讓“云端文秘”線上跑腿,實現執法末端文書秒速送達,既加快了案件推進速度,也有利于當事人獲取信息。
從單一到聯動再到綜合 書寫基建管運新文章
視頻監控、led顯示屏信息發布、一鍵報警、公共廣播、環境監測……這些綜合性功能全部來源于一盞照明路燈。
“這種燈桿實際上是起步區光大照明智慧產業園生產的綜合信息桿,它實現了從單一功能到各設備聯動,再到平臺綜合管理的功能。”吳璠介紹,該智慧燈桿可實現智慧照明、環境監測、視頻監控和信息發布四大模塊的一體化、智能化運作。
“智慧滿滿”的不只有路燈,起步區還再一次突破了智慧城管場景應用的外沿。依托黃河大道隧道管理智慧運維平臺,起步區規劃建設的智慧隧道可同時滿足交通運管、路面狀態、智能服務、應急管控等12項系統功能。
當前,黃河大道隧道管理智慧運維平臺正在與智慧城管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進行積極對接,將逐步建立起集巡查管理、信息采集、指揮調度、反饋處置、監督考核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化道路綜合管護平臺,實現對道路情況的實時掌握及處置。在未來,以智能技術為媒構建的橋隧管理系統,通過一套系統實現全要素監管或將成為常態。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清華北大畢業生緣何選擇濟南起步區?
11-28
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決賽項目代表赴...
11-13
探尋起步區標準地址改革背后的“數字密碼”
10-22
每一張榜單,都是一個“賽馬場”
08-17
起步區:加強人才引進工作
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