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表揚2022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獲獎單位的通報》,歷城區獲區縣(功能區)綜合績效考核一等,濟南臨港經濟開發區獲得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績效考核一等,是全市唯一一個“雙冠”區縣。不僅是雙料“第一”,該區還在重點工作考核五項排名中的科技創新、項目建設、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類別都“榜上有名”。
這一喜訊,與今年歷城區一季度經濟“開門紅”撞了個滿懷——
今年一季度,歷城區生產總值實現增長7%,排名全市第二,多項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工業增勢更是迅猛,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直接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成為“工業強市”大局中的尖兵力量。
“雙喜臨門”的背后,是歷城區堅定高質量發展的厚積薄發。
2022年,歷城區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和氣魄,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堅定不移落實“4433”工作推進體系,發展穩中求進,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65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6億元,投資競爭力入圍全國百強區第37位,列全省第2位、全市第1位。新舊動能轉換的車輪在發展的列車上飛轉,以“四大主導產業”挑大梁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逐漸清晰。
2023年,歷城區自覺扛起“拉高標桿挑大梁”的責任擔當,加快省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建設目標不動搖,在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奮斗目標中,找準“強”的定位:
現代產業體系強。
今年2月25日,在經過一年的建設周期后,位于歷城區濟南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內的“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提前半年開園。作為數字經濟的突破口,該園區開園實現了濟南傳感器產業從無到有,形成了以超強算力支撐智能傳感器產業、以智能傳感器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突破口,“軟硬結合、融合共生”的產業生態,將為濟南數字經濟產業達到萬億級規模提供強力引擎,也標志著濟南超算走向規模化產業應用。
數字經濟是歷城區“四大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今年,該區以數字經濟突破作為“沖鋒號”,“四大主導產業”將在去年全面起勢的基礎上,瞄準做大做強的目標,全面提升實體經濟水平——
打造數字經濟高地,構建“上游算力支撐、中游數據研究、下游產業應用”的數字產業發展生態,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推動生物醫藥提質,加快12家公共技術平臺建設,打造高端醫藥制劑產業園和智慧中醫藥產業基地,力爭規上生物醫藥企業產值規模突破100億元;建設貿易物流中心,推動濟南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生產設計、軟件通信、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等細分行業;實施現代服務業倍增計劃,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5%,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收增長100億元。
載體平臺建設強。
近年來,歷城區以“四大主導產業”為現代化產業體系主要架構,在平臺搭建上走在了全市前列,“托舉”起一個個高賦能產業,助力歷城區省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建設。
其中,濟南國際陸港,是濟南區域性綜合貿易樞紐“一核一港兩翼多聯”中的“核心港”,目前正著力構建濟南市現代物流、現代貿易及“貿易+”共生共融的產業生態新體系。其標志性建筑——濟南國際陸港大廈,已入駐企業超90家,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同時,全面構建“海鐵聯運+外貿服務+保稅服務”發展新模式,將以前在港口的操作及外貿相關服務,直接前置到濟南陸港,為企業提供外貿孵化、訂艙平臺、通關服務、產地證、單一窗口等“一站式”服務。
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科技園位于齊魯科創大走廊核心區位,作為歷城強區的頭部引擎,科技園依托超算中心、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等載體,吸引科創企業落戶,集聚科技創新人才。園區目前已引入海康威視、離婁科技、支點醫療科技等國內外龍頭企業落戶。依托濟南超算中心,科技園搭平臺、聚企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及科創產業,助力區域數字經濟高地隆起。同時,科技園作為“濟南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的主力平臺,將助力“創新圈”到2025年實現50家以上優質龍頭企業和10家以上科研平臺落地,納稅總額達到50億元,數字經濟集群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打造高端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地。
優化發展環境強。
在高質量推進全區181個重點實施類項目建設和98個儲備類項目落地的基礎上,做好科技創新、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積蓄發展動能。
加大招商引資。今年初,歷城區舉辦重點片區綜合推介暨重點項目簽約活動。活動上,歷城區重點推介了2023年擬出讓的1689畝經營性地塊,以及41個鄉村振興、城市更新、保障房等各類重大項目,濟南市城投集團、市軌道交通集團也就濟鋼片區、濟南東站片區以及華山北片區等重點片區進行了推介。活動共簽約宋劉城市更新項目、港九美麗鄉村先行區開發建設合作項目等22個重點項目,擺出了開局即沖刺的發展姿態。
堅持創新驅動。歷城區今年將加大對高能級科創平臺的支持保障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規上工業企業新建研發機構的比例提升到35%,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4家,新培育獨角獸、瞪羚、專精特新等高成長型企業20家。
優化營商環境。今年,該區將深化“異地通辦”“獨任審批”“一鏈辦理”改革,加快實現商事主體登記“零干預、零材料、零費用、零跑動”;持續優化市場主體培育機制,采取個性化、差異化幫扶措施,促進民營經濟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持續壯大市場主體總量。圍繞重點領域、重點產品、重點行業和重點工程,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建設全省質量強區。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數字化賦能,歷城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04-13
歷城舉行重點片區綜合推介暨重點項目簽約活動
03-04
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正式開園
02-26
歷城“平安聯盟”成立
02-25
歷城城管持續發力推進城市品質提升
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