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機器的轟鳴,工人們忙碌的身影,有條不紊地施工作業中……6月22日,在濟南市宏濟堂高端醫藥化工商河產業基地項目現場,正在熱火朝天地搞建設。這片一度被廢棄的土地,如今經過低效用地盤活再利用,探索出新的發展空間。
在有限的土地上,怎么才能實現更高水平的利用、更高質量的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近年來,濟南市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國家、省市文件精神及市領導指示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全市空間布局發展需求,以規劃體系建設為牽引,以政策制度創新為支撐,以新舊動能轉換為著力點,以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為目標,全力推進城鎮低效再開發工作;堅持統籌土地開發和保護,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讓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更加鮮明。
盤活存量 讓“增容量不增地”成為現實
16日,在濟南市高新區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基地項目現場,到處是工人忙碌的身影,213米的雙子塔聳入云端,濟南東部的新地標雛形初顯……5年前,這里曾經是三個公司在此經營,由于產能過剩,高污染、高能耗和各種歷史遺留問題,發展幾乎處于停滯狀態。
為了盤活土地,濟南市深入分析,精準施策,積極破題。通過探索國有土地上非住宅房屋征收方式實施,破解了國有土地非住宅房屋征收的業界難題。針對多個土地使用權人施行“三地三策”,規劃意圖得以連片實現,低效土地得以高效利用,產業空間得到有力支撐。
一番努力,“零增地”迎來“大變樣”。2018年濟南市高新區開展收儲和項目策劃,打造大數據產業基地。項目建成后,容積率由1.0提高至4.0~5.8之間,土地開發強度極大提升,產業帶動力明顯增長,千億級產業規模將打造同步世界、比肩硅谷的國際大數據生態城,成為國際知名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發高地。
整個過程中,高新區大部制事權集中、扁平管理獨特優勢充分凸顯出來,按照“規劃引領、統一收儲、精準供地、分期開發”的思路,對其進行科學規劃謀篇布局,合理安排產業發展方向,體制賦能優勢明顯。同時,對大數據產業基地項目實施“全程聯動、信息共享、密切協作”工作機制,通過聯動機制,實現“土地收儲”和“土地供應”的無縫銜接。通過全鏈條服務機制創新,實現“騰退”和“落戶”的無縫銜接。
存量盤活,讓“增容量不增地”成為現實。濟南市大膽實踐勇于創新,該項目在整體規劃策劃的基礎上,精準施策,逐個企業解決難題,破解了國有土地非住宅房屋征收的業界難題,使得該區域連片收供。項目建設商務辦公樓、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為大數據產業提供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及行業應用等公共技術服務,將成為高新區乃至濟南市“大數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助推器,使得企業土地資產得以盤活,土地利用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優化結構 激活低效用地騰出發展新空間
2023年4月,位于商河經濟開發區南區科源街以南的宏濟堂高端醫藥化工商河產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總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占地約150畝。16日,在項目現場,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不久的將來,這片曾經荒廢的土地將變身為宏濟堂高端醫藥化工商河產業基地,為當地帶來年產值達13億元,入庫稅收1億元,帶動就業300余人。
為推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濟南市精準施策,構建盤活利用一盤棋。各部門充分聯動,通過招商引資,落戶五家企業,盤活低效用地180畝,2022年12月,成功與力諾集團簽約,引進了宏濟堂高端醫藥化工商河產業基地項目。
為幫助企業克服“成長煩惱”,讓項目順利推進,濟南市堅持高品質服務,打造項目服務新環境,圍繞項目建設前期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通過一對一“量身打造”為企業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為項目全面建設按下了“快進鍵”。同時,開通審批“綠色通道”,采取“容缺+承諾”方式,加快推進前期項目手續辦理及各項準備工作;通過預約服務、審前輔導、幫辦代辦、流程優化、部門協同、政策管家等方式,提高項目審批速度和落實優惠政策貼心化服務水平。該項目從意向簽約到落地,再到一系列手續辦理,僅用時4個月就實現正式開工建設,跑出了項目落地建設的加速度。
商河的案例只是濟南市盤活閑置低效用地的一個縮影,正是通過一個個“土地存量”向“發展增量”的轉變,實現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全力為優質項目騰出發展空間,完成動能轉換,為城市發展釋放出新的活力。
動能轉換 節約集約激發土地新活力
推動節約用地、減量用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力度,提升用地強度和效率……2021年以來,濟南市共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項目538個,騰退低效用地2.7萬余畝,為助力強省會高質量發展釋放了新空間、激發了新活力。
2021年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堅持節約集約,合理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提高土地開發利用效率。要繼續推動城鄉存量建設用地開發利用,完善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文件精神及市領導指示要求,濟南市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全市空間布局發展需求,以規劃體系建設為牽引,以政策制度創新為支撐,以新舊動能轉換為著力點,以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為目標,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濟南高新東區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濟南商河盤活利用化工產業園項目先后入選國家、省案例集,被全國、全省推廣,商河縣被認定為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
同時,我市不斷完善政策支持。制定《濟南市土地儲備辦法》《關于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全面規范土地儲備行為,強化政策激勵力度,提高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建設用地綜合利用水平。編制《濟南市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堅持規劃引領,引導各區縣明確片區產業定位,以重點項目為主鏈,加快推動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鏈條,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土地資源更集約高效的可持續利用。
要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土地利用和保護上的出路就是節約集約用地。濟南市正在按照“試點先行、示范引領”的思路,著力推動功能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打造產業集聚新高地,為強省會綠色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濟南靶向發力讓城市既有“顏值”又有“內涵”
06-13
我市自7月15日起全面實行購房款掃碼繳存
06-10
市供銷社今年將重點抓好計劃投資10.93億元...
05-31
我市發文進一步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
05-17
5月起濟南居住建筑節能標準提至83%
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