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山東區塊鏈研究院技術創新暨生態合作大會在濟南召開。大會發布了山東區塊鏈研究院最新成果,以全棧技術創新體系,凝聚產業生態之力,助推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會上,國家商用密碼檢測機構正式揭牌,標志著濟南市在商用密碼檢測領域走在了全國前列。
“一證、一網、多模型” 助力數據要素市場化
本次大會圍繞數據要素可信流通,重磅發布了“1+2+1+N”數據要素可信流通解決方案。
近年來,數據要素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愈發重要,隨著國家《數據要素二十條》的公布,從制度層面正在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的快速建設,但仍然存在諸多難點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予以解決。為此,山東區塊鏈研究院提出了“一證、一網、多模型”的整體解決思路。
“一證”即通過人、數、事的標識化與憑證化,打造數據要素可信標簽,保障數據流通的可信性;“一網”即區塊鏈節點、隱私計算節點、原始數據中心構成一張數據流通價值網絡,面向不同屬性的數據提供不同的共享路徑;“多模型”即數據分析模型、數據共享模型、隱私計算模型共同形成數據要素價值創新體系,助力數據應用。“一證、一網、多模型”創新性地將數據要素可信體系、數據要素流通體系、數據價值創新體系高效融合,形成“信用+交易+應用”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通了數據要素交易從最初登記、流轉到使用全流程,體系化解決了數據交易過程中“不敢、不信、難用”等問題。
有了不可篡改的“通行證”、有了數據高效可信流轉的“高速公路”、有了加工數據的各種“工具”,數據要素市場化的制度、技術條件愈發成熟,進程有望繼續提速。
在數據要素可信流通方面 廣泛開展產業化應用
基于以上理念,山東區塊鏈研究院在數據要素可信流通方面開展了廣泛的產業化應用。會上上線啟動的“數字濟南安全底座”即是其典型應用。此外,研究院還在農業、能源、醫療、工程建設等多個領域實現產業化應用。其中,與中化農業共建的基于區塊鏈的農產品全程品控溯源平臺,是國內首個IOT直連上鏈農產品全流程溯源平臺,榮獲信通院首屆信任科技卓越應用獎,2022年3月份至今,累計溯源交易超過1億次;與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共同開發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混凝土生產及施工過程精細化管理系統,應用于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壩工程——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項目;與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合作建設電力數據隱私計算平臺和鏈上鏈下可信交互平臺,構建電力大數據可信共享通道,促進數字化技術與電網業務深度融合。
加快構建全鏈條生態 濟南打造中國密碼城
濟南是全國商用密碼產業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密碼技術、人才、產業實力全國領先。下一步,將加大密碼科研成果轉化支持力度,吸引集聚更多數據安全專家人才來濟創業發展,加快構建“產學研用測”全鏈條生態,打造輻射全省、全國的商用密碼產業集群和中國密碼城!
山東區塊鏈研究院成立3年來,產出了一批國際領先與行業領先的創新成果:牽頭起草的《信息安全技術區塊鏈技術安全框架》國家標準作為我國第一批區塊鏈國家標準正式發布,自主研發的迪諾共識申請國家標準批準立項中;參與研發的大圣共識(Dashing)和Star協議,性能在高并發情況下最高可達到國際主流技術Hotstuff的15.8倍,已經應用于數字人民幣貨幣橋跨境場景;隱私計算平臺在中國信通院測試的16個性能測評項目中有11項超越全國歷史最優紀錄;密碼服務中間件創新密碼應用與監管模式已在濟南政務云為15個委辦局25個應用系統提供便捷的密碼保護。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從推進到突破——數字濟南建設之變
07-20
爭做先鋒,濟南有“數”
07-19
深入學習貫徹《商用密碼管理條例》 以密碼技術...
07-01
山東印發數字強省建設2023年工作要點
06-21
濟南開拓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
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