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召開了一場特殊的新聞發布會。和以往不同,這場發布會不是在龍奧大廈的新聞發布廳,而是搬到了大山里,選擇在章丘區官莊街道石匣村的戲臺下召開。這場發布會的主題是介紹濟南鄉村文化旅游情況。發布會結束后,來自省市多家媒體的十幾人走進石匣村,進行實地探訪,“沉浸式”體驗鄉村旅游的特色魅力。這場“沉浸式”的新聞發布會也在網上迅速“出圈”。
近幾年,鄉村旅游市場持續升溫,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鄉村旅游已成為促進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抓手和可行路徑。如何更好推動文旅+鄉村的深度融合?這場破局“出圈”的發布會讓我們看到,推動文旅深度融合賦能鄉村振興需要更多“沉浸式”的創新。
推動文旅+鄉村的深度融合,需要因地制宜挖掘獨特民俗文化。優秀鄉土文化是鄉村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特色。大家到鄉村旅游,除了領略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更重要的是尋找記憶中的那份鄉愁。作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章丘梆子的發源地和傳承地,章丘區官莊街道石匣村利用這一特色地域文化,打出了“看大戲、吃伏羊、過半年”的文化名片,持續吸引游客30萬余人,讓這座千年古村重現光彩。推動鄉村文旅深度融合需要立足當地富有吸引力的原生態民族民俗文化,通過深入挖掘特色民俗,塑造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符號,滿足游客對于不同文化魅力的體驗。
推動文旅+鄉村的深度融合,需要創新完善旅游產品供給鏈。當前,很多地方的鄉村旅游業態大多以民宿、農家樂、采摘為主。這樣的模式下,文旅產品得不到多元創新,無法帶動深度旅游。這就需要不斷提升鄉村旅游產品的多產業化、差異化,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把開發創新旅游新產品與鄉村生活的獨特元素巧妙融合起來,不斷豐富鄉村旅游的內涵,打造鄉村旅游的新體驗。紅色旅游、康養旅游、研學旅游、生態旅游、冰雪旅游……近年來,濟南將新業態與鄉村旅游有機融合,在全市策劃打造了20條不同特色的鄉村旅游線路,推出一批郊野泉水游、紅色研學游等主題線路產品。依托鄉村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優勢,通過完善產品供給鏈,將實現相關產業在鄉村的落地生根,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推動文旅+鄉村的深度融合,需要乘勢升級打造品牌活動。當前,不少地方在推動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缺乏品牌意識,不能打造出突顯自身優勢的特色文旅品牌。打破這一同質化現象,需要有品牌“出圈”意識。近年來,濟南整合各區縣農業園區、特色種植以及鄉村民居、泉水等資源, 推出賞花采摘、休閑觀光、民宿度假等特色多樣的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產品,每年舉辦各類踏青賞花節、采摘節、露營節等30余項“鄉村好時節”主題旅游節事活動,每年累計吸引游客200多萬人次。推動文旅深度融合賦能鄉村振興,需要在挖掘每個村莊獨有的旅游資源基礎上,持續提升鄉村旅游品牌價值、品牌影響力,打造“一村一品牌”的新格局。
當前,鄉村振興面臨新階段、新機遇、新任務。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期待濟南通過越來越多的創新破局“出圈”,全面盤活和深入挖掘鄉村旅游資源的潛能,為推動文旅深度融合賦能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編輯:張婉瑩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泉城路“西熱”再起
08-11
2023第二屆濟南非遺創意設計大賽啟幕
08-11
書博會3次來濟,文化盛宴背后是堅實產業基礎
08-10
“撬動”美好生活 山東加碼促消費
08-09
文化、公安、交通三部門聯合執法 護航泉城暑期...
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