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民生實事,樁樁件件。 居民通過熱線反映從小區凈水器中購買的水有一股怪味。熱線工作人員拿著設備,檢查小區內所有的凈水器水質; 市民通過熱線投訴“松樹樹枝影響車輛停放”,熱線工作人員多次到社區查看,修剪社區內的每一棵松樹,確保居民生活不受影響; 收到轄區居民反映的“一小操場外側墻體下面嚴重冒水”工單。15分鐘后,熱線工作人員到達現場,查看漏水點。第一時間協調自來水公司、熱力集團等相關承辦單位,最終鎖定管道漏水的地點和原因,引導施工方及時修繕…… 多年來,市民的訴求、群眾的期盼,成為12345“熱線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事。他們風雨無阻,一直在路上。 忙碌中,“生哥”漸漸成了轄區熱線的“代言人”。
人物素描
12345熱線是黨委政府連接市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在市中區舜玉路街道有個“知心生哥熱線”,記者早就想去看看。 “我要出現場,你怎么來的?”見到生哥,是在市中區舜玉路街道門口,身穿迷彩服的他,滿面笑容。 “生哥”大名生茂,是舜玉路街道12345熱線工作站的一位工作人員,因熱心周到而又年齡稍長,所以被親切地叫作“生哥”。“我專門設了個手機號留給大家,慢慢就被叫成‘知心生哥熱線’了。” “知心生哥熱線”的出現,代表了老百姓的認可,也讓生茂明白他肩上擔負的責任。“能得到認可就好”,與記者交談間,生茂總是笑呵呵的,“能被大家信任,我很幸福”。
舜玉小區北區是一個老小區,人口眾多,所以經常會出現各類問題。
記者采訪當天,生茂急著去處理的,是件“力氣活”。原來,舜玉小區北區39號樓和38號樓間,有三棵樹死了,移除后留了三個大坑,其中一處旁邊為市民日常使用的垃圾桶,產生了衛生死角。此外,三處低洼給市民通行也帶來了一定影響,有居民為此撥打了12345熱線反映。
生茂得知此事,二話不說接下差事……1個多小時后,三個大坑被他和伙伴們填補得平平整整。“應該好好表揚他們,愿意花力氣、費時間為老百姓辦實事,真讓我們太感動了!”一旁的張阿姨高興地豎起了大拇指。
在采訪中,記者對生茂感到由衷佩服,他清楚每一棟樓的情況,能說出這一片有過啥事。“這個地方因為停車,居民曾鬧過矛盾。”他指著一片區域說,雖然最終證明是場“烏龍”,但不怕麻煩、不怕困難的生茂卻贏得了認可。一位市民說:“我信得過他,他跑上跑下,還把我心里一直以來的困惑解決了,咱以后有事好商量。”
大家樓上樓下住著,難免產生各種摩擦,這個時候,有個有耐心、群眾認可的人就尤為重要。
一天晚上,偉東一區有居民反映,自己的五六間門頭房全都在漏水,沒法做生意了。原來,該處居民樓三樓以下為商鋪,上面為住宅,商鋪與住宅間還留有一個平臺,居民有在此搭架子養花的,有堆放雜物的,導致平臺防水受損。轉天上午,接到12345熱線工單的生茂立刻聯系了社區,社區表示物業多次協調此事,因為居民不配合,所以工作很難做。
生茂立刻出發挨家挨戶走訪樓上居民,經過耐心解釋,四戶居民都同意了整改。從反映到完全解決問題,一共花了69個小時,平臺干凈了,商戶正常營業了,至此皆大歡喜。
忙碌中,“生哥”漸漸成了“代言人”,大家笑著說,只要生哥出面,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有事找生哥”,成為轄區群眾的口頭禪……
此前,生茂接到了來自轄區居民王大爺的求助。“家中院子有一棵樹死了,前期園林部門把樹干部分處理掉,保留了樹根。”王大爺說,他家有個地下室,擔心時間長了樹根會產生空隙,向地下室滲水,所以希望能把樹根一同刨除。
利用專業工具,刨除樹根并不難,但王大爺的小院面積太小了,兩個人操作很困難,一個人還忙不過來,因此一直沒能處理。無奈之下,王大爺慕名找到了生茂。
正值假期,生茂帶著一把鐵锨和鋸來到了王大爺家,大約30厘米粗的樹根,他花了一上午刨了出來,隨后又用水泥沙子把地面填平。事后,王大爺十分感動,特意送來了錦旗。
“王大爺兒子工作很忙,加上腿部有傷沒法干力氣活,我干這些都是分內的事。”生茂說。
編輯:郇曉臨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首個全國生態日的由來
08-16
濟南社科院召開博士研究生入職見面會
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