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7月底,濟南市章丘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46,同比改善3.88%,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排名居全市13個區縣(功能區)第一。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生態環境建設,今年以來,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章丘分局以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強化區域大氣污染協同治理,積極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的大氣環境問題。
晝夜盯守數據 實行區域差異化減排
為保證轄區空氣質量,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章丘分局進一步明確高值預警、溯源排查標準,安排專人24小時盯守全區空氣質量數據,發現高值及時預警,指導相關部門、鎮街開展溯源排查、整改。每天向區委、區政府,各鎮街、各部門發布《大氣污染巡查日報》,及時將發現問題進行交辦,緊盯問題整改反饋,形成了問題交辦—督辦—整改—考核,聯防聯控閉環機制。
備戰秋冬季重污染高發、頻發關鍵時期,章丘分局組織1000余家企業完成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的修訂和“一廠一策”編制備案。實行差異化減排措施,鼓勵污染治理投入大、水平高、效果好的企業提升績效等級。根據企業環保績效水平實施差異化管控,在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期間,可降低停產限產比例或采取以量定產的減排措施。既讓環保績效水平高的企業享受政策紅利,也讓持續提標改造的企業看到希望。
實施督導機制 幫扶企業自主化減排
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進一步落實大氣污染防治黨政主體責任,章丘區制定印發《全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動工作,并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列入全區高質量發展月度考核,為全面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建立專項督導機制,由區領導包掛鎮街,抽調相關部門人員36名組成8個專項督導組,對18個鎮街工業企業、移動源、清潔取暖以及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等情況進行現場督導,確保各項防治措施落實到位。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2年,在影響全市環境空氣優良率的污染物中,臭氧作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占比逐年上升,占據了大氣污染防治的“C位”。目前全市涉VOCs(揮發性有機物)企業中,章丘區涉VOCs企業數量最多。為此,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章丘分局嚴格落實《臭氧污染管控方案》,強力減排VOCs和氮氧化物,對300余家鑄鍛企業脫硝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完成111家企業VOCs“源頭替代”,全面開展涉VOCs排放企業減排工作。
部門聯合出擊 創新推行個性化減排
章丘分局對重點區域采取交通禁(限)行措施,將城區及周邊9條主要交通干線劃為交通禁(限)區,禁止中重型載貨汽車、掛車、輪式專用機械車等黃牌貨車通行,積極協調交警部門,對違規進入禁行區的大貨車進行依法查處,有效減輕了道路揚塵及機動車尾氣污染。同時聯合公安部門開展路檢路查,完成對各類在用車路檢路查25000余輛;開展停放地柴油車監督性檢查檢測880余輛;淘汰老舊營運柴油貨車1266輛。同時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檢查,共檢查非道路移動機械990余臺套。
2022年10月27日,山東閩源鋼鐵有限公司所有生產線全面停止生產,提前完成了產能退出任務,可實現污染物減排二氧化硫312.78噸、氮氧化物638.9噸、顆粒物791.96噸。截至2022年12月底,5家水泥企業直徑3.2米以下的水泥磨機全部關停退出,大大降低了章丘區的工業污染排放量。章丘區組織10292戶居民開展清潔取暖改造(含城中村530戶),占全市總計劃數的39.3%,截至目前已全部改造完畢投入運行,基本完成了平原地區清潔取暖改造任務,做到了具備改造條件的住戶應改盡改,有效減輕了冬季燃煤取暖造成的大氣污染。
下一步,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章丘分局將以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為主線,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措施全部落實,全力打好生態牌,厚植為民情懷,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空氣更清新成為常態,確保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章丘區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山東出臺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新規
09-10
濟南綠聯會濟南綠促會總結表彰綠化志愿先進集體...
09-04
山東:打造綠水青山秀美家園
08-28
濟南出臺試點工作方案 實現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
08-24
守護生態,每一次進位都來之不易
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