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1137010000418859XL/2019-14200 組配分類: 文字解讀
- 發布機構: 市政府辦公廳 發布日期: 2019-07-24
- 標題: 解讀《關于貫徹落實魯政發〔2018〕24號文件進一步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的實施意見》
- 發文字號:
現將《關于貫徹落實魯政發〔2018〕24號文件進一步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起草情況說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也要看到,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當前經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為我們做好當前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為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的若干意見》(魯政發〔2018〕24號),根據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和《關于成立重點任務指揮部進行集中攻堅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濟辦發電〔2018〕136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本《實施意見》,狠抓“六穩”政策落實落地,進一步擴大內需、補齊短板,推動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二、總體思路
一是重在貫徹落實,確保魯政發〔2018〕24號文件的42條政策條條有落實。根據省委、省政府政策落實情況專題調研要求,圍繞擴大有效投資、增強消費基礎性作用、促進外需穩定增長、強化制度保障四個方面,結合我市“1+474”工作體系,按照對應省里并細化、量化的原則,全面總結近年重點領域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認真學習研究先進省市經驗做法,提出了39條政策措施,涵蓋了省里文件需要貫徹落實的相關內容。
二是突出創新引領,打造濟南特色優勢。推進先行先試,打造5G先鋒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濟南樣板”和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濟南路徑,加快數字鄉村建設;積極培育新動能,出臺企業技術裝備投入普惠性獎補措施,省市共建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深化全球招商合伙人行動計劃;促進消費提質升級,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和加氫站布局建設,推進夜間經濟示范街區建設,打造電商直播品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外商投資“不見面審批”,完善“服務大使”工作機制,逐步將多測合一范圍擴大到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
三、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通過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提高全社會投資規模。重點圍繞5個方面提出了16條政策措施。一是重大基礎設施方面,加快推進交通、水務、市政、環保和信息等領域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明確時間表和任務量。二是新動能培育方面,通過貸款貼息、經費補助、增值稅減免等方式,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全面落實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扶持小微企業創新發展。三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方面,圍繞專項和行業扶貧資金保障、黃河灘區居民遷建、鄉村振興示范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防災減災救災等重點任務,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濟南路徑。四是社會民生方面,全面提升教育發展質量,持續優化生態環境。五是民間投資方面,積極搭建“雙招雙引”平臺,大力推介PPP項目,鼓勵設立專項建設基金,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動力活力。
第二部分,切實增強消費基礎性作用。從消費供需兩端發力,大力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和重點領域消費細分市場,推動傳統消費升級,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全力打造國家消費中心城市。重點圍繞4個方面提出了12條政策措施。一是提高居民收入方面,重點圍繞提高工資水平、加大就業創業扶持、完善保險制度等提出了具體措施。二是促進實物消費方面,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和加氫站布局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加強房地產市場供需雙向調節,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穩定住房消費。三是擴大服務消費方面,重點圍繞旅游、文化、體育、家政、醫療、養老等新興服務領域提出系列措施,進一步降低居民消費成本,提升服務消費品質。四是優化消費環境方面,通過品牌打造、信用監管等措施,維護消費者權益,提高產品質量安全,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第三部分,促進外需穩定增長。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開拓國內外市場、加快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提出了6條政策措施。在貿易便利化方面,完善口岸收費機制,提高出口退稅效率,開展外貿轉型升級試點,推廣“跨境電商+”發展新模式。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實施境外市場拓展百展計劃,對企業參加境外展會、設立境外營銷網點、利用第三方服務平臺拓展市場等進行資金扶持。在通道建設方面,建立省市共擔的歐亞班列、國際航線扶持機制。
第四部分,強化制度保障。通過用足用好財政資金、加快項目審批、提供“保姆式”服務、創新土地供給方式等舉措,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加強資源要素保障,提出了5條政策措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