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濟南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大會書面印發的《關于濟南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計劃草案的報告》,通過四個“聚焦”提出了2023年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描繪出強省會經濟社會發展新畫卷。
聚焦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建設高水平創新城市
在著力塑強科技創新群體方面,新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5家左右,總量達到75家左右;新增高新技術企業9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7700家左右;參與實施“揭榜制”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10項;新增1家省制造業創新中心、20家左右省“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啟動空天信息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創建工作;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預期值達13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700億元。
關鍵詞:打造更具韌性的現代產業化體系
在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方面,新增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制造業企業2家,新增省級以上單項冠軍企業2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家、瞪羚企業4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以上。
在增創數字經濟新優勢方面,加快建設“中國算谷”,新培育2—3個工業互聯網園區,創建10個以上省級新型數據中心,新增工業大數據省級區域中心1個、行業中心4個,賦能萬家以上企業數字化轉型。
關鍵詞:積極推動降碳減污擴綠
推進歷下區申報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歷下區、長清區、章丘區、鋼城區、平陰縣、商河縣、濟南高新區率先完成整縣(區)制雨污合流管網清零,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完成4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0%,縣級以上水源地水質100%達到考核要求。完成造林1.2萬畝,森林撫育8.8萬畝,打造市級綠化示范村100個。
關鍵詞:重點區域戰略
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全面起勢方面,全力推進中科新經濟科創園等平臺載體建設,加快濟濼路穿黃隧道北延等跨黃通道建設,策劃建設鵲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積極推動省實驗中學鵲華校區、山東(濟南)智能仿真公共實習實訓基地、黃河體育中心、山大二院北院區等重點項目建設。
關鍵詞: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重點依托CTD(中央科創區)和CBD(中央商務區),全力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積極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籌辦2023年中國(濟南)科創金融論壇和“頭部創投基金齊魯行”活動。
實現新增新建商品房項目“交房即辦證”全覆蓋,開展土地量化登記、基于遺產管理人制度體系下的繼承業務。
實施自貿升級版創新方案,形成15項以上制度創新成果。全年新增自貿試驗區內外貿企業500家以上。
聚焦著力擴大有效需求,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關鍵詞:全力擴大有效投資
完成交通投資800億元以上,高鐵里程突破440公里,小清河復航工程建成通航,開工建設首條云巴線路。完成水利投資53億元以上。全年完成產業投資2000億元以上。全力抓好500個市重點項目。國際招商產業園力爭再推出產業凈地4平方公里,招引世界500強、行業領軍企業10家左右。
關鍵詞: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高質量改造提升步行街,豐富夜間經濟業態,大力發展首店、首發經濟,引進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艦店50家以上。辦好日本(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北方消費品博覽會、山東國際大健康產業博覽會、電子商務產業博覽會等自主品牌展會,高標準辦好全國汽配展、國際機床展等國家級國際性展會。
關鍵詞: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培育壯大外貿主體隊伍,“一企一策”支持前150位重點骨干企業做大做強,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1500家。舉辦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合作區建設推進會、濟港澳合作交流推進會等交流活動,高標準辦好跨國公司(濟南)高層對話暨中日創新大會等重大活動。
聚焦增進民生福祉,切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關鍵詞: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在推動社會保障擴面提質方面,繼續提升9類困難群眾11項保障標準,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比例達到40%以上,失能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60%以上,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實現“愿進全進”。
關鍵詞:優化市民居住環境
新開工棚改安置房8012套,基本建成11427套;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5200戶、108萬平方米,開工改造老舊小區68個片區(包括525個小區)、755萬平方米,發放租賃住房補貼1.3萬戶以上。
關鍵詞:繁榮發展社會事業
在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55所,新增2.5萬個以上中小學學位、0.56萬個以上幼兒園學位;義務教育學校(含民辦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提高200元。
在提高重點人群社會保障水平方面,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建設家庭養老床位2000張,新增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1000張以上。
聚焦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守牢“一排底線”
關鍵詞: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進一步提高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順利渡過流行期,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健全完善醫療救治體系,加大醫療救治資源準備,分級分類救治病患,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
關鍵詞:扎實保障能源供應
全市發電供熱企業電煤庫存可用天數不低于20天、目標25天、力爭30天,加快建設自有煤炭儲備基地。督促承儲企業落實液化天然氣(LNG)“應儲盡儲”要求,地方政府5天儲氣能力達到2200億立方米以上,完成2萬噸油氣儲備任務。
關鍵詞:守牢糧食安全底線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糧食總產295萬噸左右。
關鍵詞:應急、安全、穩定
新增2萬人市級應急物資儲備,實現滿足4萬人的應急生活保障需求,城市、縣城常住人口人均有效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面積不低于1.5平方米,加快推進全國首個城市應急廣播體系建設試點。
固化提升“四級巡防體系”“1、3、5分鐘”快反點和護學崗等機制,鞏固提升社會治安水平。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世界舞臺、大城精彩!從進博盛會看濟南“開放密...
11-07
“精彩濟南”驚艷黃浦江畔
11-06
沖刺“競速跑”,濟南的信心底氣何來?
11-04
山東推動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
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