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法治政府是‘強省會’戰略的關鍵支撐,也是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近年來,全市教育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以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為抓手,將依法治教貫穿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全力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現代化教育強市建設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王纮表示。
依法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全市教育系統持續優化服務,科學構建教育政策規則體系,完善發揚民主與集體決策相結合的管理議事規則,在市直部門中率先完成包含內、外部法律顧問及公職律師的政府法律顧問團隊建設,政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全面參與重大決策合法性論證。開展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專項清理,對不符合上位法律法規、不符合改革要求、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形式的文件一律修改或廢止,確保法制政令統一。優化教育“互聯網+政務服務”,67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報名等10個“雙全雙百”事項實現一鏈辦、集成辦,師范類畢業生就業手續辦理、民辦學校招生簡章和廣告備案、民辦學校學籍和教學管理制度備案事項實現全省通辦。
深化基層法治創建。自2012年起,以學校章程為核心扎實推進中小學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先后印發《濟南市中小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關于加強中小學章程管理的通知》《中小學章程示范文本》等文件,指導民辦學校將黨組織建設寫入章程,實現中小學“一校一章程”,推進章程實施監督,“自主管理、自主發展、自我約束、社會監督”現代學校治理模式基本建成。制發《關于建立健全學校法律顧問制度的通知》,學校采用單獨聘請、聯合聘任、法律顧問團組等形式聘請法律顧問,參與學校重大決策的論證與合法性審查,參與學校重大決策擬定、合同審查、法治教育宣傳、法律知識普及、校園傷害事故糾紛處置、師生權益保護等事宜,實現全市學校法律顧問全覆蓋。推行中小學法治副校長統一聘任管理,完成覆蓋全市14個區縣、包含來自公檢法司及專業律師團隊,總人數達1400余人的市縣兩級兩屆法治副校長人才庫的組建,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用率達100%。
豐富青少年法治教育。作為學生教育的主體,全市各學校充分用好課堂主陣地,立足實際確定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標內容,鼓勵學校豐富法育“自選菜單”,突出課堂宣講與課外實踐、校內外教育資源、家校社“三位一體”相結合,讓“法治教育走進課堂,但又不局限于課堂”。同時,實施縱向貫通的“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和橫向貫通的“理論+實踐”組合式“雙貫通”思政課改革,作為省級教改重點項目,被山東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推廣,獲央視報道。
將靜態宣講與動態實踐融合推進,深化校園法治文化創建,連續舉辦八屆“法治安全文化節”,各類青少年學法論壇、征文競賽、文藝匯演、學生社團等形式豐富。連續5年組織學生參加“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參與人次數百萬,參與率達95%。聯手公檢法司、高校等政府和社會資源,開展“法治進校園”,以自建、部門共建、掛靠社會資源等方式建設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100余所,形成了富有濟南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
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統將健全組織保障和落實機制,深入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規范教育行政管理行為,繼續深化教育領域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加強對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的監管執法。探索建立教育現代化治理新路徑。不斷拓寬教育普法陣地,完善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參與的法治教育體系建設,讓法治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財政...
09-26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委組...
09-26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政府...
09-21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外辦...
09-21
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在行動——訪市發展...
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