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陣地功能齊全、設施完備,志愿服務貼心惠民、溫暖人心,宣講活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在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鋼城區用一個個生動的文明實踐場景,溫暖著人心,傳播著文明,書寫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鋼城“答卷”。
筑牢陣地 讓文明之花開遍大街小巷
4月4日,汶源街道汶河社區舉行“有汶必達”志愿服務隊揭牌儀式,這是汶源街道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的一大創新舉措。“有汶必達”志愿服務隊涵蓋矛盾調解、健康咨詢、檢修維修等志愿服務項目,依托品牌又創設挎包志愿服務隊、“河”事佬志愿服務隊、紅領巾志愿服務隊等,建立桑榆志愿服務驛站8個,聘請40名快遞員、外賣員兼職社區網格員,致力于群眾所需所求,讓服務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有汶必達”文明實踐品牌的創建,是鋼城區積極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生動寫照。近年來,鋼城區高度重視陣地建設,按照“五有”標準高質量打造“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三級體系架構,街道(功能區)依托本地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站等設施,統籌資源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各村、社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幸福食堂、農家書屋等陣地,廣泛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實際打造亮點,目前已建設文明實踐中心1個、文明實踐所7個、文明實踐站247個,建成率達到100%;推選出鋼城區圖書館新館、萊鋼精神展館等2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打通文明實踐的“最后一公里”。經過近3年的實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已成為基層歡迎、群眾滿意、志愿者認可的全新工作平臺和服務形式。
壯大隊伍 培育文明實踐“生力軍”
3月5日,鋼城區啟動“企地融合志愿服務年”活動,啟動儀式上來自萊鋼及地方志愿服務組織的300余名志愿者,聯合開展了義診、小家電維修、應急救援培訓、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務,得到了廣大社區居民的好評和認可。
鋼城區整合資源建立“1+19+N”志愿服務體系,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規范化、常態化開展。以“好幫手”志愿服務品牌為統領,打造“好幫手文明交通”“鄰里守望關愛行動”“陪你一起變老”“第一響應人”“攜手童行 百煉成鋼”五大創新志愿服務項目,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創新志愿形式,打造里辛街道“李欣欣”、棋山國家森林公園“全民艾健康”等志愿服務品牌。
在鋼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活動處處可及、人人可為。汶源街道湖濱社區打造愛心銀行,用“愛心積分”兌換獎品、服務和幫助,將誠信指數賦分轉化為志愿服務的內生動力;艾山街道打造“巾幗心力量”項目,開展科普宣傳、親子教育、矛盾調解等服務活動,為建設平安和諧社會貢獻巾幗力量;南部新城錦繡佳苑社區著重開展“老年大學”和“寒暑假托管班”,滿足社區老年人和兒童需求,讓居民更安心……
品牌宣講 讓文明新風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們把最新政策、身邊的好人好事以自導自演的方式表演給村民們看,村民們看了喜歡,我們演起來也很起勁。”呂永霞是里辛街道小官莊村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她所在的小官莊文藝志愿服務隊伍,以“三句半”的形式宣講黨的最新政策,演繹村莊新氣象。
近年來,鋼城區進一步擦亮“百宣成鋼”宣講品牌,組建了10支常態化宣講隊伍,推動文明新風飛入尋常百姓家。組織開展“中國夢新時代新使命”百姓巡回宣講活動,普及黨的理論政策,廣泛宣講優秀個人事跡,用百姓身邊事凝聚精神力量;開設線上宣講,推出“百宣成鋼——黨的二十大報告我來讀”“百宣成鋼——黨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欄目,共發布30余期,受眾9萬余人次;各大莊戶劇團等充分利用“文藝+宣講”模式,先后創作相關作品30余部,組織專題宣講40余場次,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田間地頭。
編輯:吳曉璐
- 熱點推薦
- 相關閱讀
鋼城區:清風潤心 綻放高質量發展之花
07-05
鋼城區踐行“三聚焦三堅持”助力高質量發展
05-31
鋼城區出臺未成年人司法救助金提存工作辦法
05-30
鋼城區:練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內功 繪就城市社...
05-23
鋼城區審計局:“123”模式全力提升資環審計...
04-21
